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很迷恋海。
我的家乡在内陆地区,所以我难以在生活中看到真正大海的样子,我最先看到的海,是挂历上的幽蓝背景,我认为这一页最神秘和独特。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走向挂历中的蓝色大海。
1
第一次长途旅行,我终于实现了看海的心愿。
五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参加由自己同事组成的旅行团,目的地是海南——可以望到沙滩和大海的地方。
作为旅行团中年龄最小的孩子,我一直受着大家的照顾,具体表现为总是收获可口的零食和当地的纪念品。我记不得每位大人的名字,却和大家都很自然地融在一起,整天谈天说地,丝毫没有陌生感。
与我相反的是,一个十岁的姐姐。在我的印象中,她十分秀气和少语,常常把目光放在遥远的地方。有时我想和她说话,她只会简单地回答几个字。我感到有些奇怪,就悄悄问了妈妈。妈妈说,姐姐现在是少女,变得文静了。我当时对“少女”和“文静”这两个词充满疑惑。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五岁时看过的海景。我们的行程中有许多和海有关的景点,但我最喜欢的是夜里的海景。夜里,白天的暑气几乎消散了,而海风会送来令人神往的清凉。来到人少的海滩上,甚至可以望见清晰的星空。
我躺在海滩上,什么也不用做,只是想在这里仰望世界的神奇。
2
后来,海边旅行的记忆变成了几本厚厚的相册和书架上的精巧纪念品。
我从此以后偏爱海产品,好像对海产品的热爱符合我天生的味觉。
第二次来到海边时,我已经上了初中,从年龄上看,成为了少女,也拥有了文静这个评价。我这时明白了小时候在旅行中认识的姐姐为什么不爱说话,因为她没有遇见很懂她想法的人。
我和自己的几个同班同学一起参加了夏令营,他们一直聊着学校里受人追捧的男生女生、学校里成绩上的较量、谁的酒量惊人等等话题,只有Z会和我说话,比赛谁背的诗多,我惊讶地发现,他看过我提起的每一本小说。
在夏令营的开营仪式上,大家都很快互相找到和自己住一个房间的好友,而我很久都茫然无措,最后才找到了一起住的两个女生。
果然大海治愈一切,包容一切,所有愁绪都可以被眼前无边无际的蓝送走。我在路上迎面碰见了Z,他也没有任何一个同伴,从自由活动开始一直自己旅行。
我一直跟随着Z的步伐,好像他的步伐总是很稳很快。我们从沙坡上狂奔而下,看背后扬起了满天沙尘,又一起笑了很久。和他说话的时候,我感觉很快和他变得亲近,尽管我们在班上很少说话,几乎是陌生人。
往回看那一天,在以海为背景的沙滩上喜欢Z是无法避免的,不过遗憾的是,后来我和Z最靠近的时刻,是在渤海的白色沙滩的下午。
3
我写海的作文总是能得高分,语文老师问我为什么写风景偏偏只写海,不写写其他风景,我只说其他的景色我写不好。
真正的原因是,大海和我许多记忆中一生仅有一次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在我眼中早已不是普通的风景了,是神秘的命运符号。
大学让很多好朋友都各奔东西了,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我很快发现,作为同龄人的我们,实际上有很多不同点,大家坐在同一间教室,却有着多种多样的未来目标,按照不同的节奏生活。
坐在去目的地的火车上的我回想起大学的第一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急。同学们纷纷不甘落后,加入各种组织、改变外表、恋爱、学会烟酒……我对年龄的变化有些后知后觉,所以和高中相比没有什么改变。
我第三次看到的海景,其实不是真正的海景。这是一个面积很大的湖泊,肉眼看不到边际,所以在视觉上是一片大海。
姐姐总是好奇我为什么总是游离在风景之外,没有拍照的兴趣,我认为拍照不能还原我现在看到的一切,何况我还有一个新的秘密在心里酝酿。
这里,是我朋友的家乡。知道我来这里旅行后,他告诉我了很多当地的景点和旅行攻略,感谢的同时,我发现他在我心里很早以前就不是普通朋友了。
我们之间的相似点恐怕要列一个长长的列表才能写完,和他偶尔同行在校园里或者打招呼时总有莫名温暖舒心的感觉。
原来又和海有关。
在海边旅行时,我总会冒出新奇的想法,突然开始喜欢一个人,所有纠结全部一扫而空。
因为海是自由,是未知的勇气,是我可以直面自己的感受,让心中的愿望觉醒的地点。
如果心情不好,那就去看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