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篇
这两年,朋友和同事给我冠上了一个“爱学习”的标签,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其实是得了一种病,网络上的说法叫“松鼠病”。
书架上满满的书,历史、哲学、散文、小说、电影、艺术……
手机里安装了各种学习软件,得到、在行、涉及金融、科技、潮流......
哇,我好了不起......
可是那种对什么都好像知道一点,又什么都说不出来的心虚只有自己最清楚。
这样的状态还不如每天晒晒太阳、逗逗猫狗来的欢乐自在,何苦为浩瀚无穷的知识海洋焦虑。
自己算了算,按活到七十五岁,我还有一万一千多天的日子可过,想想还有那么多书是我想读的,那么多电影是我想品味的,那么大的世界是我想去看看的。
欲望太多,难免自伤。
醒悟篇
那天听自家老爷子和他的学生们聊天,老爷子现在抛下曾经所有的专业知识,只醉心书法,每天就是看帖、写字,无他。那种忘我的愉悦让我真心羡慕。
我突然有所醒悟,沉下心想想,克服这种焦虑唯有一个办法,就是摆脱虚荣,让自己慢下来。
碎片化时代,新东西层出不穷,但冷静下来想想,所有的知识追本溯源都来自我们曾经学过的基本原理,学习的方法其实也没有太大变化。
只是,蜂拥而至的网络冲击让我产生了“不学跟不上时代”的焦虑。
想到这一层,焦虑也变成了安宁,学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老祖宗的道理一定是真理。
慢慢来吧。
起步篇
这两天,尝试着开始使用知识管理神器——印象笔记,准备将所看、所知、所学进行归纳整理,一点一点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直习惯手写笔记,积累了一大摞满满的笔记,但不复习,不消化,除了满足自己抄写的虚荣心以外,毫无用处。
所以,尝试改变。
先简单确定使用印象笔记的一些原理,一个是费曼笔记法,一个是笔记本分类法
再用构建起自己想建立的知识体系的大致结构,不用细分,粗略分类是最好的,按照维基百科的分类维度。
简单分层即可,层级越多,嵌套越多,反倒降低效率。
就像电脑里的文件夹,一个套一个,如果不用搜索功能,基本上找不到一年前的文件。
所以,无论是层级的设置、文件名的定义、一定要坚决执行“粗放分类”的原则,极力克制处女座的完美细致。
体系建完后,只要将其放在印象笔记中设置好笔记本组就可以了,操作相当简单。
未来篇
万事开头难,坚持更难,我们所学的知识就是一个信息流,通过这个看似简单的框架体系,把知识收集、归纳、整理、消化,最终让大脑里的信息流动起来,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人生苦短,面对茫茫未知的世界,只能慢慢地去体会“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