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一些事情到底是投资还是浪费?
昨晚阅读了不明白这些道理,你以为的投资其实是浪费,这一小节开头讲的是买书的例子,一年时间,书已经塞得满满当当的,有些书没有来得及看,总认为买书是最好的投资,投资自己是最好的投资,在这一点上,我也是这么想的,也有自己的一些误区。
以前从不看书从不学习的我,今年却买了一些书,每次买书时觉得这本书好,那本书名气大,那是又是谁写的书,控制不住手在京东上买起来,可是买的书并没有看,有的书看了一点点觉得不好看就束之高阁等着积灰,哈哈,有时候也会想在也不买书了,至少等看完所有的书在买吧,遇到认为好的书还是铁定的剁手买书,心想看书是蛮好的事情,买了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就算有,也只是停留在理解上,并没有去实践。生活中投资不止是买书,比如报个培训班,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有其他方面的投资,我自己也报过不少的培训班,可是对我说起到多大的作用了,现在想想纯粹是浪费钱。
初中毕业后不久,就外出上班,那时候不怎么要加班,觉得出来社会后什么都不懂,要学点东西才好,于是兴高采烈的到一个电脑培训学校去报名零基础电脑培训,学了几天就没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只是表面上感觉学电脑挺好的,不过那个时候学电脑挺火爆的。
现在需要好好分析这种现象:1.脑子就只有这么一点点意识,就是认为什么好学什么,学电脑挺好的就去学,然后就去报名,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学,学了干什么用,不清楚做这件事的目的。2.自己容易欺骗自己,我觉得只要报了培训班就是所谓的投资自己,仿佛到了培训班一下子就学到好多知识一样,其实就是没有深刻的认识被自己的意识所蒙蔽让自己以为这是投资,这是在学习。3.爱找客观上的理由,在工厂上班,每天要站8小时进行线上的流水作业,会觉得很累,疲惫不堪,感觉这理由很恰当就不去学了。可是我下班之后都干嘛去呢?要不然去溜冰(真可笑,累还去溜冰,真不知道怎么想的)要不然在宿舍看电视,要不然去网吧上网。把应该学习电脑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些对自己没点用处的地方。现在想想,我这是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其实自己是真正不想学习电脑,想的就是做一些无所谓的事情,只是当时为了满足大脑所想的学电脑不错的想法,也就是口头说学电脑是不符合内心的想法和需要。这不是投资是浪费。
既然要投资,那肯定要花时间和精力的,在这里延伸一个词,就是沉默成本,是指你后来的举动无法挽回那部分成本。最近做英语课件有点不顺,做了三次时间与数字的的测试都没有过,真是悲 催,烦小班课都不好上,真想找个人帮我把这个测试给过了。这里不谈什么原因没有过,只站在我理解的沉默成本来说这事情,IB和T级别都学过数字与时间吧,课件也做过,老师上课时也教过,居然在B级别的测试上不过。那我在IB和T级别的沉默成本有哪些?1.以前做课件花费的时间都白白浪费了。2.上课时没有掌握好内容,付出的努力也白费了。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成本,为了上课,必须放弃一些选项。比如放弃看电影,和同事一起出去玩等。而这些都不可挽回的。总不可能穿越那个时候去好好的重新学习一遍吧。也许有人说大不了重新学习一遍,可以这样,但必须又要重新花费时间和精力,这样做有点不太好,要规避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一次学好是最佳上策。
下面借用时间格局书上的一段话,最可怕的是明明是在浪费,却在自欺欺人说自己在投资,以至于没有真正的用心来提升自己,而一直是原来的老样子。下次陷入投资自己的自我催眠时,想一想,这是真投资还是自欺欺人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