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第一次一个人去看电影,但是感觉还不错哦~
谢谢亲爱的麻麻和四姨帮我带洛洛,让我偷空可以出来放风。因为临时起意,身为“奶牛”能出去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且还是在工作日,我这等闲人更不便打扰大家。一看排片表,正好有《无问西东》,更加义无反顾。喂饱洛洛后一个人出发,走在路上颇有点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本以为二十分钟的路程10分钟就走到了影院。四点半的场次人并不拥挤,买好票选好位置在候场厅坐下,果然发现除了我别人都是有伴儿的,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电影不是吗?
没过几分钟就检票进场了,一直期待的电影,看过之后很满足。虽然豆瓣上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讲故事结构混乱,某些台词场景欠佳,我也承认它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就我而言,是真的喜欢。
电影交叉讲述了跨越4个年代的4个故事,4个主人公都是不同时代的清华学子,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在某几个点将四个故事串联成一条线,当然,有的突兀有的自然。主题可以用这句台词概括:“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四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沈光耀的故事,不仅仅因为沈光耀的扮演者是我喜欢很久的歌手王力宏,而是故事本身打动了我。富家子弟的他,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看到日军轰炸造成的人间惨象,毅然违抗母命,弃学从戎,报名参加空军。最终在与日军的一次战斗中撞向敌舰,壮烈牺牲。
百度后发现沈光耀的故事是有原型的,就是下面这位中央航校高材生。同样出身高贵,家世显赫,成绩优异,结局也是同样悲壮,年仅26岁。
曾有人说,中央航校,是一所由当时的贵族子弟组成的军校。这话虽不准确,但也反映了,当时航校毕业生的精英面貌。他们中有不少是清华学子、海归人才抑或世家子弟。这些人本可以继续过着安全优越的生活,却因不愿看到山河沦陷,生灵涂炭,报名从了军。这样一群人将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理想,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从走出校门那刻起,生命就进入了6个月的倒计时。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他们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有这样的人在,何以亡国?
还喜欢片中沈母与儿子相处的片段,心折于沈母的大家气度,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后仍然不忘给两位报信人准备冰糖莲子水,当她翻儿子遗留的画册,翻到最后一页,画中一个孩子躺在妈妈的怀抱,旁边一行字“妈妈,对不起!”看到这里,几欲泪奔。
电影看完,我依然最后一个离场。因为我总喜欢看片尾听片尾曲直到结束,总觉得这样才算完整。当看到片尾梅贻琦、梁思成等一个个一代大师的照片出来时,不禁肃然起敬。也让我对这个片子充满了敬意,在现在遍地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耻于谈理想的时代,能够看到这样谈理想谈真心谈无畏的片子,实在是难能可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畏西东。初心不忘,海阔天空。
ps:一个人的电影也很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