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想有什么关系呢,嗯……就从“我想”开始讲起吧
我想,作为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在脑子里思考一些东西的时候,通常都会用汉语的“我想”开始吧,即使是在外语方面非常擅长的人应该也不例外,就算你能用外语吵架,不见得你就能用外语思考,当然,这个我个人纯属猜测,因为我没有能力把任何一门外语学到纯熟的境界。
而作为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他在脑子里思考的时候往往用的也是母语吧?就像我们不会以“I think”开始思考,我觉得 the native English-speaker 们恐怕也不会以“我想”来开始自己的思考。这个只是个人猜想,如有误,欢迎指出。
在我们“汉语者”的脑海里,即使是思绪,也是由汉语铸就,比如,我想吃饭,这个时候你不会想,I want to have a meal ,就像古代中国人描述的檀或者綰,放现代人眼里或许就是褐色或者咖啡色、可可色;炎在英语者眼中兴许就成了Orange;黛蓝放现在恐怕叫藏青比较多吧,月白会不会叫粉蓝呢?不过这些颜色放在某个设计师眼中倒是有可能是三个由0到255之间的数值组成的值,或者是六位十六进制的数字,比如下图中的月白,在设计师眼中,可能是R:215.G:236.B:241,或者写成215.236.241,这在编程的时候很常见,但也可能是d7ecf1这么一个十六进制的六位数字。可以说,同一个事物,在不同职业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含义,而含义的解读,就需要靠这个职业特定的语言。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张图片
这是来自新浪微博的IT程序猿的一篇微博
随图附送了一句话:程序员的世界有两种人,你是那种呢?
我不是程序员,不懂编程,所以去下面的评论里找答案,答案揭晓其实很简单,左边的是C++编程语言的写法,右边是JAVA编程语言的写法
这个事情说明什么呢?说明即使是同一个职业的人,因为用的语言不一样,也会对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某种程度上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会很小,也可能会很大,但是印象肯定会有。
也许有人会问,编程语言也算语言的一种么?为什么不算呢?语言的定义是什么,不就是交流的媒介么?编程语言既然作为人与机器交流的媒介,为什么不能算作是语言呢?
我们对某些职业的人有的固有的某种看法,比如诗人就很富有浪漫情怀,散文家往往内心丰富,程序员往往行事刻板,数学家往往逻辑清晰,经济学家则更关注事物间的联系,此间种种印象虽非全对,但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不同职业之间的区别呢?
首先,大家都认同的是,这与职业有关,那么为什么不同职业就会把人造就出如此大的差别呢?我们可否认为,不同的职业都有着各自的职业语言,而正是这种职业语言的独特性造成了各自职业的独特性的产生?
学习理科的人往往逻辑思维比较好,更倾向于逻辑分析的合理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是否与理科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公式式的语言模式有关呢?
而学习文科的往往言辞中带有丰富的情感,这是否与文学中太多的对情感的细腻描述有关呢?因为所掌握的语言带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所以使得人也变得情感丰富起来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
中国人被称之为礼仪之邦,与礼仪有关的词汇都相当的丰富,比如一个问年龄的问题,都可以有高寿,贵庚,春秋几何,芳龄几何等诸多问法,对长辈,对晚辈,男对女等诸多场景都需要用到不同的用词,同样是对父亲称呼,对方的父亲是令尊,乃父,自己的父亲就成了家父,家翁,这诸多的用词的繁复无非就为了表达一件事情,对对方的尊重,表现自己的谦卑,而谦逊有礼也恰恰是中国自古以来所尊崇的一种精神。
相反,西方人在这方面虽然也有类似的内容,但就其量上来说与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consin,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中文中需要八个称呼,在英语中一个就解决了,而英语中没有外祖父和祖父的区别,没有舅舅与叔叔的差异,你我的父亲都是一个father。
有关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如果深究下去似乎还有大量的内容,即使是写一本完整的数万字的书也无法完全的表述清楚,这篇文章权且当是一个引子吧,如果你希望有哪种特质,不妨去学习具有这种特质的语言,或许,特质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