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投保间隙和客户聊天。客户有个朋友刚好查出HPV某一项病毒呈阳性忧心忡忡。便简单跟她科普了一下,让她朋友放宽心。客户连声说你懂得太多了。
因为从事的保险行业经常要与核保争取客户利益,和个人一些生活经历缘故,自己平时也非常留意医学常识的积累。今年年初的热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也是一字不漏的读下来了。以下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感受:
一、对医学的敬畏之心
对于医学,一直是又敬又怕。
无论是学医的客户还是身边朋友,接触下来都是素质非常高的一个群体。但我还是要庆幸不是学医的。个人情感上,实在无法忍受医院里天天发生的那些与生死有关的伤感的人和事。
小时候,感觉生病了,去医院就行了。长大后,尤其人到中年后跑医院多了,才发现,原来医学也是一门缺憾美学,很多重要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很多疾病医生也无能为力。
读完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我有点“后怕”。因为就算知道今年流感肆虐,但对儿子的保护也从来没有刻意注意。感谢作者,让更多的人知道流感可以如此的厉害,“小感冒”可以如此的凶悍。
敬畏医学,不仅要对“大病”存有敬畏之心,连“小病”也不能忽视。
知道了隔离病人和带口罩的重要性。
二、稀缺而昂贵的生存资源
这里的生存资源,主要指医学资源。
没有床位,短短二十几天,危急的病人,辗转了5家医院。作者还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人脉资源的北京中年中产。透过屏幕,谁都能感到那种软弱的无力感和忙乱感。
相信大家的焦虑,也就是由此而来。
供与求,决定了生存资源获取的便利性。这种便利性,在生命攸关的那一刻,真是要命的!
另外要命的,就是获取生存资源的价格昂贵。刚进ICU时,每天费用是8000~20000,到后期人工肺,开机6万,每天2万起计。就算从事高收入金融工作的作者,也不得不面临卖房的问题。
这也引发了我对自己工作更深层次的认识。面对这样的情况,资源稀缺、价格昂贵的生命救助,什么样的险种可以帮助到以后碰到类似问题的人呢?
那些动不动就一两千万保额的住院险离真的只面对土豪么?就算是文中六十岁老人这个年纪,年保费也就几万块,但却可以换来昂贵医疗费用面前的不纠结。你说不值么?
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就医选择——跨境就医,无论是到香港,还是亚洲近邻日本,还是最发达的美帝。在国内,可能“有钱都带不来资源”;出去,平等享受更优质医疗资源。能说不好么?
眼界的宽度,影响着思维的广度。
三、亲情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情感
能准确记录下短短二十几天每一天的情况,留下两万多字以警示后人,这是一位好女婿。虽然这位南方女婿一开始就表示对东北大老爷们岳父诸多的看不惯。
我能深刻的体会眼睁睁看着亲人远离那种切骨的感受,因为,同样的经历,我三年前经历过,陪伴至亲治疗的痛苦、纠结,最后时刻的无能为力,看着她消失在尘世间。
失去至亲,就一个字,痛。
我的电脑里,还完整保留一篇回忆的文章。那是平复一年后才码出来的。
文中讲的每个关键时刻,准确讲是事后回想的关键时刻,因为在当时,你不会知道是关键时刻。所以,当您的亲人处于不稳定情况,请多留意医生的态度和用语。
没有人希望家人在医院团聚,但也没有人能预测风险和未知。能做,又最具现实意义的是,活在当下,过好自己和家人平静安康在一起的每一天,在能力范围内做好一切抗风险防御准备,让岁月一直静好。
作者简介:
Apple.Pan,文学学士/MBA/香港保险理财顾问/育儿学习者/写字爱好者,微信:245 586 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