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4号星期五,再过几分钟这一周又即将结束了,刚刚看到高浩容博士的公众号里的文章“真小人与伪君子”,看完感悟是高老师是一位关心热心社会现象,充满正义的作者。
继上次看他文章有所成长和感悟,这次想再写写关于看文章后结合自身体验的思想进行写作感悟,加深文章思想体验与收获。
高老师的这篇文章主要思想是真小人与伪君子哪个更糟糕?之后他举出实例,其中包括社会现象的人们习惯占领道德洼地,对于道德高地者给予的是苛刻的眼光与消极的类似妒忌心态的社会现象。以及香港《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遇刺的关于新闻言论自由的事件。对于此类现象是应该关注的一种社会集体冷漠的无意识的觉醒警醒。
对于一位正义的有爱心的作者,我觉得高老师的成功与能给人正能量的成长的文笔是必然的。特别他文章里提到的关于某些家长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老师,一种允许老师对于学生以体罚教育,俗语说的严师出高徒的错误教育理念。
当然适度的体罚教育对于部分淘气的犯大错误的孩子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没办法的办法。
只是中国的教育到现在已经是很多年历史的了,对于学校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并不是退化的。
对于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这点我真的有话说,想起我上小学时,因为体罚与赞美两种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最近看到的一本书日本的作者,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的《幸福的勇气》里讲到的关于奥地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他的教育完善心理学研究是不体罚也不赞美。
整部书是以一位教师与哲人的对话形式而创作的形式。但从教师的实践里赞美与体罚学生,甚至体罚也可以是言语上的对于学生心理上的攻击,比如:你怎么那么笨?谁谁谁那么聪明,你应该要向对方学习。等等之类的。
哲人从阿德勒心理学教育出发是,接受体罚的学生其实他也是故意而为之,是另一种想引起关注的心理,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无法通过成绩的取胜而战胜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于是他以另一种形式去获得老师的关注,就是一种故意制造一些与众不同,然而当老师体罚他们,正好迎合了他们心理的目的,所以越体罚越批评反而那些学生越做出出格事情来。
虽然有个体家庭的原因,但他主要吸引老师的关注,所以主要还是老师的教育。
然后书里说到赞美教育,哲人说的不支持赞美教育,赞美带来竞争,带来妒忌与敌意,想营造和平的世界,理想的人类社会,他也不赞成赞美与比较。我想说我就是在比较与其他同学的成绩差距,或者获得老师的赞美的压力中成长,并努力学习的,原来我从小受的教育是通过外界获得关注而接受自己,对于自己过分完美苛刻,也是由于比较,甚至情绪心理会失衡,在升学的路上倍感压力,因为初中时还分了尖子班,四里八乡的同学成绩很好的都凑一块了。确实这样竞争激烈的考试教育制度,赞美对于个体的素质教育真的不够完善,辗转几十年后回顾这一切,才发现教育有它的限制性,意识到这些,我在追求自我成长的路上,希望更多是不与人比较,把优秀的朋友当榜样,戒除妒忌自卑等心理,也不求从外去求得关注才成长。
这就是高博士的文章给我带来的关于教育的思考,而一切的真善美自在人心,德育教育会渐渐完善,家庭教育也是家长为榜样,每个人无论大人小孩都必须终生学习,成长!看到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士华为的董事长任正非的格言是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成功了,我只是在不断成长! 所以让我们保持谦卑前行不断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