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文/贼骤骤


荀子所著的《劝学》中有这样一节文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你看,就是这么一条软糯如鼻涕的小小虫儿,却能在阴冷坚硬的泥土中畅通无阻来去自如。试问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蚯蚓哥不辞辛苦打洞忙!忍不住就想竖起大拇指给蚯蚓点个赞,打个小广告。

蚯蚓哥虽然没有见识过天空之广阔、海洋之浩瀚,却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造出奇迹,依靠的是什么?正是做事的恒心。在它的本能意识里,就是要将这打洞的技术磨炼到极致,不会浅尝辄止,更不会见异思迁,就这么一心一意地经营好自己的营生。这样在老了的时候才有资本跟子孙显摆:老子这辈子承包的小型隧道工程,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

瞧瞧,几乎零智商的蚯蚓尚且知道用心一也,更何况是代表着超高智慧,居于生物链最顶端的我们人类呢?

现实中,很多人自认为天资异禀、聪明过人,就不愿在一事上兢兢业业,在一技上精益求精,力求有所突破、有所成就,最终因为心性漂浮而一事无成,这样的人难道就不感到羞愧吗?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曾在其家书中这样写到: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想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又是推崇,又是比喻,又是结论,苦口婆心的,无非是想以过来人的身份衷心告诫后人,做事要有恒心,懂得坚守。专注于一事,才能有所作为。

其实,不管投身哪个领域,具体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付出的努力跟掘井都是相同的道理。与其挖掘很多口触及不到泉水的浅井,倒不如从始至终就掘那一口井,力求触及甘泉,终生受用。心性漂浮,做事无恒,今日觉得这个领域没有前途,明日担心那份工作难获成就,整日心猿意马,终其一生恐怕也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在读曾国藩家书的时候,读到了这篇《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是曾国藩给他弟弟的回信,信中说道: 凡人作一事,...
    小贤哥2017阅读 8,161评论 5 9
  • 来书谓“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此却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
    学如不及阅读 2,934评论 0 0
  • 曾国藩家书,“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
    久久艳阳天1阅读 3,496评论 0 2
  • 金句: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
    合一成长导师阅读 3,355评论 0 8
  • ——读《南渡北归》第三卷伤离别摘记 曾昭抡一生重视学术,精神非常集中,专心治学以至于有时候像一个书呆子。这一点与他...
    雪山牧场阅读 4,44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