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睁开眼,我们的一天就从选择开始,早餐吃什么,穿什么,最先处理什么事,有些选择大到关系一生,如继续深造还是创业,是结婚就生娃还是再等两年,是择一座城市终老还是换一个环境工作生活....
小的选择,大多数人都是依靠多年的养成的习惯来判断,或跟着感觉走,盲目自信,或一时冲动,久而久之,这些不经意形成的偏好会在我们面对重大事件决策时造成阻碍。
《爱情公寓4》有一集说到,诺澜向曾小贤各种明示暗示,想做他女朋友,曾小贤心里喜欢胡一菲,但是考虑到她的十项全能,迟迟不敢表白,这下更是增加了选择的难度。于是,他怎么处理?不作为,拖字诀。但是,诺澜要出国了,不能拖,要给一个说法。曾小贤纠结了。明智的决策应该怎么做?
一 拓宽选择空间
我们常常陷入非此即彼的两难境地,为何不能有第三种可能?曾小贤的纠结在于,不忍拒绝又不敢主动选择。拒绝诺澜,胡一菲太强悍,不敢表白;接受诺澜,又怎么面对真心喜欢的胡一菲呢?两个都保持朋友关系,再相处一段时间?或者,当局者迷,求助于其他朋友,比如比较了解情况的关谷神奇。或者采取性格互补原则来入手?
二 放到现实检验
曾小贤与诺澜在工作上接触更多,与胡一菲在生活方面接触更多。如果用现实检验的话,日常相处更能检验出二者谁更适合曾小贤。
三 留出一段距离
距离,除了能产生美,也能生出明智的距离。越是重要又很急的决定,不如避开瞬间决策,拉开一点时间距离:假定,曾小贤选择和诺澜在一起一个月之后会怎样?半年呢?或者,选择胡一菲呢?如果这种情况是张伟或吕子乔呢?他们会怎么选择?
四 做足准备
即使你不是天才,但是如果你做足了准备,看起来也像个天才。曾小贤本人应该认真想想两个对象的优缺点,以及自身的情况。为了避免主观,可请朋友帮忙总结。预演各种可能性。
这四步,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在面对决策时,用这四步保持冷静与理智,才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