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叹号到句号

相信每个人身边都会出现这样一些符号吧,

QQ微信对话框,邮件中,一个又一个感叹号,甚至并排两三个。

如立定的士兵,严肃认真,不苟言笑。

若是前面言辞激昂,字字凿凿,这收尾的感叹号就如一柄柄长枪,直刺你心中,宣告着使用者的声讨与呐喊。

 

不知道你看到这些感叹号是怎样的感受。我们有几个小伙伴讨论过,往往在工作中看到这些感叹号林立时,顿觉头皮发麻。

屏幕那头的那个人,一定很激动,一定很愤懑,一定很急躁,这事儿肯定是大发了,严重了。

而事实上,细看那些被感叹号包围的语句,嗨,真不是那样的严重夸张。

为何一定要用感叹号来包装呢?

 

想起自己年少时学习写作文,貌似老师还真教过,可以多使用感叹号来抒发心情。

那些描述美景豪情的散文,抨击历史社会现状的议论文,还有什么都带到一点的杂文,当然,宣扬爱情表达的那句“我爱你”,更是要以感叹号来突出感情的热烈与真挚。

是不是,不加感叹号,就是不重视?

强调,一定要强调,对么?

 

应该是年龄的增长吧,脾气渐渐收敛,相较于感叹号的触目惊心,更习惯于使用句号。

淡淡然然的结尾,平和中蕴藏力量。一个句号,一个温和的结局。

像不像水?温柔,包容,慢慢渗透。像不像太极?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平静地叙述,温和地告知,缓缓而来,如冬日阳光,温暖而不灼热。

 

于是,我开始更多地使用句号,对话中,邮件里,通知,协商,感谢,或拒绝,都以句号结束。

用句号把情绪包裹起来,把戾气冲动化解,杜绝歇斯底里,告别大喜大悲,以前不理解,何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觉得没有情绪,那不是木头人了么。

时移世易,随着年龄多少跟来了点智慧,那智慧说,不是没有情绪,是控制情绪,不是没有悲喜,是隐藏悲喜。

没有理由,更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泼洒到他人身上,那是自己的事,要自己消化。

不可以用所谓的性格去刺伤无辜的人,中正平和才是成熟之后该有的性格。

 

上善若水,是这么理解的吧。

你说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一惊这不是就是现在的我吗?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纠结原来在一起已经不重要了。以前如若喜欢必要在...
    忘记过去为明天而努力阅读 242评论 0 0
  • 很奇怪 今天发生了一件很平常的事 早上他早早的醒了 然后就在玩手机玩游戏 迷迷糊糊醒了几次 问了他时间 他说 六点...
    babymia阅读 108评论 0 0
  • 那天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你的眼神勾起了我对你内心产生猜测的兴趣。双眼炯炯有光,嘴角一丝微笑仅仅也只是你的外象,事实上...
    楠楠楠楠楠nan阅读 4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