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74——印顺法师

佛陀

〈接上篇〉


 戊二

   己一:灭应灭于惑,惑灭则苦灭,解脱于疑爱,现证寂灭乐。

   现在来说灭谛。灭有两个意义:一、是灭除;二、是寂灭。灭除了苦痛的根源,才能解脱生死苦,实现涅槃的寂灭。从灭除来说:众生在生死轮回中,从苦生苦,苦个不了,这是要灭除的对象。然解除众生的生死苦迫,佛法并不着重到外界去改善。因为外物的改善,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也不从这个色身去努力,如外道的修精练气,求长生不老那样。因为有生必有灭,长生与永生,不过是众生的颠倒妄想。虽然苦报是业力所感的,但问题却是烦恼。有了烦恼,就会发业,润生;如断了烦恼,就使有无量业种,也就乾枯而不再起用。所以佛肯定地指出:要「灭」除生死大苦,「应」该「灭于惑」──烦恼。如「惑灭」了,那就不再造业了,过去所有的业也就乾枯无用了。这样,生死「苦」果,就会彻底的「灭」除。

   说到烦恼的灭除,当然也要从根本的烦恼去着手。如伐大树一样,专门斫枝摘叶,是不能达成目的的。如断了树根,那就使是暂时发叶,也终究是会死去的。说到烦恼的根本,当然是愚痴无明了。无明,主要是迷于无我的无明,还有染着于境界的贪爱。一是障于智的,一是障于行的。从修学佛法来说,应该先通达无我,得到无我真智的契证。然后从日常行中,不断的销除染爱。但到圆满时,这都是解除了的。经中时常说:『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所以现在说:「解脱于痴爱」。无论是知见,无论是行为,都不再受烦恼的系缚,而且是把烦恼彻底的去除了。这样,就能「现证」到涅槃的「寂灭乐」。现证,是亲切的,当前的证会,是无漏的直观体验。体验到的,就是寂灭,得到解脱自在的安乐。涅槃寂灭,是现实所证验的,并非推托到死了以后,这是佛法的特色。内心的烦恼销融了,直觉到无障无碍,平等不动,自在的圣境,叫做寂灭。这好像从火宅中逃出来,领略到安全与清凉;也像从烦嚣斗争中出来,享受到和谐而平静的境地一样。经论中每以寂,静,妙,离,来形容这灭──涅槃。所说的乐,也不是冲动性的乐感,而是舍去烦恼重担而得来的自在──『离系之乐』。


思考题:

1、若要灭苦,必须要断什么?

2、涅槃之乐与世俗之乐有什么不同?

作业:背诵——灭应灭于惑,惑灭则苦灭,解脱于疑爱,现证寂灭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次回家感觉都像看大型纪录片,每一帧都美到令人窒息。 家乡的天空一年四季都是蓝色加白色,不知道是不是北回归线上的天...
    Luna_Lich阅读 399评论 0 0
  • 每一个人都向往美好,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活在朋友圈里。 天天在朋友圈晒娃的妈妈, 爱自拍,爱旅行的你, 是不是羡...
    清可阅读 1,314评论 4 27
  • 今天早上起晚了,有些不开心。就翻开了《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文集。 买这本书是因为,前段时间觉得自己的写作能力低...
    Verver阅读 3,237评论 0 1
  • 不管是朋友还是爱人,都要跟舒服的人在一起。最近家里的事特别多,心情其实一点都不好,但是今天去老姨夫家打羽毛球,还有...
    微光222阅读 281评论 2 1
  • 文/张西影 不愿意使用微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已多日了,好几次朋友电话问我是否收到他的微信信息,我说我没有在意。...
    豫视西影阅读 3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