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都是渺小星辰。
很久以前,我们不知道多年后的自己是怎样的模样。
多年以后,以前的自己是否又变成了现在的自己所厌恶的模样?
文:周小北baby
合租的小伙伴对我说我快成仙了:不熬夜,不打牌,不泡吧,不去KTV、咖啡馆等等一系列娱乐和非娱乐人多的场合。有强烈购买欲望和需求的时候,才去逛街。一天到晚的,整得很文艺。
我不谴责或鄙视上述任何一类去掉“不”字的人的人生,因为他们是自由的,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自由的灵魂,他们完全可以摆布自己的人生,有谁能说上述去掉“不”字的人生是荒诞的呢?
然而又有谁能理直气壮地苛责加上“不”字的那一类人的生活是索然无味的呢?
生活本身并无对错,它是客观存在的,选择怎样的生活,也是一种客观和自由的选择。
24岁以前,我还是一个被自卑吞噬的人。我做每一件事都没有自信,我觉得自己太过卑微,太过渺小。
22岁以前,我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或者说是一直在找寻自我 。我热衷于无谓的交际,我喜欢推杯换盏的虚幻感觉,我喜欢在饭桌上和陌生男子拼酒,我喜欢在KTV飚高音,我甚至喜欢和男人玩暧昧,以此证明我存在着。
20岁以前,我是个苦逼的穷学生,那时候大部分人都穷,我比大部分人还穷一点。我不能忍受孤独,我害怕被排挤,我渴望被关注,我期待爱情,我甚至觉得一个人去厕所是一件特别丢脸的事儿,看到别人上厕所三五成群手挽着手,有说有笑,仿佛独自去厕所是一件多么不堪和羞耻的事。
于是有一天,我对同桌说:我们做朋友吧,以后一起上厕所,一起打饭。
她欣然答应了,也许她也害怕孤独吧。
那个时候,我认为,朋友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陪伴者。做什么都在一起,就是朋友。
25岁的那一年,是我蜕变最快的一年。
从25岁开始,我不再害怕孤独,不再害怕被排挤,我不害怕没有朋友,我不喜欢和任何一个不认识的人瞎聊天,我讨厌任何男人跟我玩暧昧。
我不喝酒,不熬夜,不打牌,不抽烟,不害怕失去,很珍惜拥有,过着自己力所能及和能够负担的生活,虽然上升的空间依然很大,但我很开心。
后来我才知道,内心的宁静原来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的我跟朋友们联系都少了,不是因为玻璃心,而是我学会了化解自己的情绪,也学会了独自处理问题,以前的群聊和煲电话粥都离我远去了。
我也曾疑惑过,为什么朋友之间联系都少了,后来恍然大悟,因为大家都在成长,都在脱变,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有自己新的圈子。
现在26岁的我,在一座风景旖旎的三线小城过得很好,虽然还是很穷,可我不羡慕北上广的奢华,我只想脚踏实地的生活。
前两天好友从广州回来,聊天时她对我说我真的变了,两三年前的我是多么的喜欢各种饭局啊,喜欢撩男人,现在怎么这么“冷”了?
我一笑而过。
我从不曾告诉她,以前那么做的自己,不是最真实的自己;以前那样的自己,每一天都过得不快乐;以前那样的自己,是病态加妄想症的自己;以前那样的自己是自卑成癌的自己。
而现在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也才是自己最喜欢的自己。
以前的自己,是现在的自己所厌恶的模样。
现在的自己,是以前的自己所渴望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