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台这个人吧,是明朝虔诚的追随者,并且对明朝的谕旨是言听计从。再怎么说你和老王还是有一些亲戚的吧!收到明朝边关的传真(那会儿应该就是书信啦,用驿站传过来)后,居然真的把王呆和他的家属27人扣留了,送到了辽东边关。双方交接完毕后,王呆一行被押解京师,游了一天街,斩首示众了。
小努这会儿有点蒙圈了,咱两家是有世仇还是怎么滴?你闺女纳喇氏把我在家里撵出来我没说啥,我来姥姥家住几天,有了几天好日子,你又把我姥爷给绑了。我姥爷姓王,你也姓王,按辈分排,你也是我姥爷(后的),怎么差距如此之大呢!
本来以为到了这个姥爷(王台)家里能过点好日子,哪成想,屁股还没沾椅子面就成了俘虏。要说这俩兄弟也是够倒霉的。可对于姥爷王呆的遭遇,还算好一些了。毕竟小努同学有一层厚厚的脸皮,还是典型的戏精。他往眼睛里滴了几滴眼药水,扑通一声跪在了老李的马前,这一举动把老李吓得一激灵。心想:这孩儿要干哈?只听小努说:“大人哪!你杀了我们俩吧,我十岁死了妈,十二岁爸爸娶了后妈,今年我十六,姥爷一家被您抓,天下这么大,何处是我家啊?你让我们去地下陪他们吧!”
老李这人吧,心眼儿倒是不坏,毕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嘛。话说老李家也有世袭官职,那会儿有世袭官职的都得去吏部(人社部,中组部,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报道,老李家那是一贫如洗啊。耗子都不爱去他家串门,足足攒了四十年才攒够了从铁岭卫到北京的路费,袭了个险山参将(正三品,师级参谋长或旅长)。老李这个人可是少有的将才,并且官运亨通。隆庆元年(1567年)因功晋官副总兵官(从二品,也就是副将,军区副司令),驻守辽阳。隆庆四年(1570年)又被提拔为辽东都督佥事(正二品,副大军区级),驻守广宁。因为自己四十岁以前的遭遇,老李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小努和小舒二兄弟,充当了自己府内的仆役。这也就给后来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老李当初肯定想不到这个黄毛小二能有一番作为的。
在老李的麾下,小努又学到了许多。老李还时不时带他们哥俩去京城转转,小努的眼界开拓了。此时的小努已经有十七八了,他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也得做个像李司令这样的成功人士。小努还是比他姥爷要聪明,知道自己能力还远远不够,现在只能忍,否则也会和姥爷一样,招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