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校园中有了这样一种现象,你说了一句刺骨伤人的话,但你眼中的我在笑,所以你便认为我是坚韧的,不惧伤害的。
阿觞大一开始进入学生组织,当时只是一个小助理,每天做做跑腿儿的工作。阿觞开始进入部门是因为其中一个部长在开学迎新的时候接待了阿觞。并且这个部门有阿觞喜欢的组织迎新晚会的工作,阿觞对于自己即将到来的成长都是美好憧憬。
刚进部门阿觞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认真的学习,每次开会必到,笔记也写得满满的,部长皱眉头画重点的地方都要拿笔记下来的。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交给阿觞做,阿觞就捡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来学习。每次例会写部门的新闻稿,一起合作写新闻稿的同伴觉得很无聊,除了拍照就什么也不做了,阿觞每次笑着说没事儿,一会儿就写好了,同伴这时候往往会笑着回答:你真棒!
每次开会,阿觞从没有什么言论要讲。会上部长们和其他本地的助理用家乡话聊天,阿觞只能敷衍的笑笑。阿觞以为开会就是讲工作的事情。基本每次部门的活动阿觞都会接点打杂的活儿来做做,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多余,就这么过了一年。
到了竞选部长的时候,阿觞其实是没什么底气的。参加部长培训,其实只是一个寝室的人都去了,不想让自己显得那么的孤单无聊?心灵鸡汤看得多了,害怕自己成为那个被老太太嘲笑的人。努力的让自己看上去忙碌,而一直逃避让自己真正的成长。
成功竞选上部长,或许阿觞的成长就是这一年开始的吧。
为了充分展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阿觞在部门里揽下了很多事情,默默的一个人写院里迎新晚会的策划书、申请场地、组织比赛、找赞助。整整一个月几乎都在熬夜,一听到室友或者其他部门的人说哪儿哪儿不好,阿觞都会突然紧张,开始修改策略,那一段时间阿觞应该是没有自己想法的。就连策划书和赞助都是盲目照搬别人的,一心想着要创新。可到头来忙到最后脑中的ideal还是那些被炒得熟透的老规则。
那一段最忙的时间里,阿觞同部门的的战友们各自忙着入党、考教师资格证。她们问阿觞需不需要帮忙,阿觞总是笑着说不需要。
阿觞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即使自己累的腰都直不起来了,阿觞还是硬撑着。有一段时间,想着每次只有自己一个人,又害怕自己变得浮躁。总是一个人往学校后山窜,窜上去一呆几个小时,静静的思考最近的一个工作方向。也默默的哭泣过,默默的对周遭的人事失望否定自我。
开始总是美好的,阿觞在学生工作中也收获了不少朋友。可是他们所有人都觉得阿觞很坚强,阿觞是一个能自己完成所有事情的人。
可是阿觞做的所有事情都渴望得到关注。渴望夸奖,渴望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阿觞并不想一个人战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学生组织中只要阿觞接下的活,大家都很放心,但也从不主动提供帮助。有时候阿觞认为真的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这一切应该与阿觞的性格有莫大关系。阿觞写新闻稿的时候,有一个词语想不起来了,本想问一下合作的伙伴,掉头的一瞬间发现小伙伴在和男朋友接视频,就默默的自己百度去了。阿觞组织迎新晚会的时候,每天东奔西跑,想拜托同部门其他部长写新闻稿,却发现大家都有需要完成的事情,答应写策划书的同事也一个星期没有动静,阿觞又自己默默去群里找以前的文件随便改了改拿上去充数了。大家夸阿觞什么都能做好,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阿觞只是“抄袭”得好。
在班级里也是,同学让帮忙拿快递,即使阿觞手机已经被要给室友带的外卖占满了手,却仍然满口答应别人的要求。
所有的这些不过是阿觞倔犟,犟的不能接受别人对阿觞的否定,所以做着一切不打扰别人的工作。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能自己完成的不会麻烦别人。
大学这一路走来,带给阿觞最多支持的是度娘和知乎。
阿觞也很感谢大学的这一段经历,让阿觞很多硬件能力得到了提升,让自己不至于在大学一无所获。
直到毕业进入公司,阿觞依然倔犟,看见同事稍微有不想帮忙或者通融的时候,阿觞就默默的打哈哈过去。自己再花费加倍的时间把事情做好,看着其他同期生和前辈们有说有笑,有捷径,阿觞有时也很羡慕,可是阿觞实在太犟了。说不出求人的话。这该死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