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刚刚开始播放的电影,时间是千禧年社会转变背景下的一个南方小镇上所发生的故事。一个人是“好学生”黎菲,一个是“坏孩子”张辰浩,同时走进了一所高中,同是一个班级,从高一到高三的生活学习状态开始讲述,从完全不曾相似的原生态家庭为背景来看两个孩子在那个年代的大潮变迁中,各自的家庭也在变迁,两个孩子曾经彼此相伴,共同努力,后来在外力的挤压和排挤下,而渐行渐远,彼此不再交往,且越来越陌生。最后,因为某事的发生,两个又有所交集,并且挟住了两人的命运。
来看看两个少男少女的原生家庭吧?张辰浩,妈妈因为一次车祸而成了植物人,爸爸工厂下岗职工,并没有什么长期的工作,反而是与赌为生,输了就去喝酒买醉,叹息人生,发泻情绪,偶尔赢一次,就在家中狂欢,依然是买醉,无论是或喜或忧,最终受害的还是张辰浩。这个孩子很努力,他也明白自己将来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请看,初进高一的时候,他看到黎菲学习好,就主动讨好黎菲,想办法和她同桌。经过他自己的努力,黎菲认可了他,也在她的帮助下从31名到27名,尽管家庭对他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他很努力,目标也很明确,这是他和黎菲的第一次人生交集点。
再来看黎菲的原生家庭,母亲且不说,而父亲先是什么“黎总”,后来矿上改革了,变成“黎工”,影片中只是从别人对她父亲的称谓中,就不难看出,黎菲的父亲是一名有知识有地位的人,虽然大势所趋,改革了,但是,也开放了,她父亲最后辞职了,从新选择了路,片中分二段,一段是春节年夜饭时,黎菲鼓励其父,人如种子,重新播种,耕耘,同样可以开花结果的。另一段也是一个年夜饭,黎菲家不用为她上学租房了,剧中已经是在新房里吃年夜饭了,黎父说:听女儿话,辞职后,经营得很好,也赚到了钱。短短的几句对话,几个场景就把黎菲原生家庭描绘得淋漓尽致了。
再而来看张辰浩的年夜饭是怎样过去的?从父母来说,母亲已是植物人,毫无可言,父亲不知所踪,第一个年夜饭不说,第二个呢?除了他一个人既要照顾在床的母亲,还要应付父亲所欠债务的追债人,大年三十,追债到家,与扰其母威胁,让十多岁的少年,来担负父亲所造下的孽。也就是从那天以后,张辰浩不再努力,不再与原生家庭抗争,而沉沦了。
两个少年少女不同的家庭,不同父母,而走上了不同的路。
他们的第二交集是开始了。黎菲失去了交流生的名额,而痛哭时,张辰浩无奈的只有默默地坐在旁边陪着。正是这件事成了导火线,老师的劝说下,黎菲逃离了,不再和张辰浩交往了,使才是少年的张辰浩彻底绝望了,沉沦了。不再努力,而是走上了似乎适合他应该走的路上去了。正是走上了这条路,有人罩着他了,没有人再来逼债了,也不用再上课了,看似好吃好混的。但是,终究还是出事了,正是出在了黎菲醒悟了,要重新帮助张辰浩之时,张辰浩出事了,而黎菲也看到了他所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他们的第二次交集了。
“再见,少年”的影片中不难看出真正影响孩子的是原生家庭,真正造就孩子的是父母。
孩子就如种子,我们既然造成了这种子,至少给他们一块干净的土地,让后在这块土地上认真的播种,呵护的浇灌,负责的修茸,父母亲共同携手努力奋斗,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哺育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