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阅读术》作者斋藤孝毕业于东大,是明治大学文学部的教授,本身在读书方面也是一名专家,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关于他个人对阅读技巧(选书、速读、精读、输出)的梳理概括以及个人阅读经验的分享。
对于我这种本身阅读习惯很随意,希望能够养成更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的人来,说是比较友好的入门书籍。
以下是我自己摘抄的书中的部分关于速读和精读的笔记摘要。
多读,读多了,具有一定知识之后,理解能力有了提升,看书的速度自然也会变快。
速读
速读的两种方法:
- 快速浏览
迅速转动眼球。均等翻动书页,快速浏览全部文章。速读达人用这一方法快速地浏览每一页,花10至20分钟的时间读完一本书
- 阅读重点
在整本书中抓住重点部分,进行集中阅读。这一方法需要你具备找出书中重点部分的技能,而不需要速读的技能。速读达人能将这两种技能完美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提升速读的方法:
设定读书目的
设定读书时间(1小时)
读书目的当然是有很多的,比如首先要在心里模拟有“向别人介绍书中内容”的意识。 慢读基本是在3小时看完一本书。
相关练习:
每周读5本,每本1小时。 用速读的方法,并且需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思考和概括向别人介绍。这样的话书籍的内容也容易记住,自己看书的理解力和概括力也会提高。 要坚持3个月,会有明显效果。
什么场景适合速读?
拿到一本书,在最有热情的时候就翻阅它。20分钟左右的速度方法,内容到能和人说的程度。比如在咖啡馆,书店之类的地方,不久坐,就待一小时左右,这样可以大概看完3本新书。后面再要细读这些书的话,因为有了铺垫,以后会更容易。
5分钟阅读术:
花5分钟的时间,浏览书籍名称目录和重点内容,把整本书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理解,并且到可以跟人说的程度。也是要练习的。
逆算读书法
从书的最后开始看,直接看最后结论。然后快速找到最重要的章节部分。
二成读书法
阅读书的两成左右。跳跃式地、两三页一组地阅读你认为重要的部分。即便用这种读法,你也能抓住整本书的要点。这就如同人脸的拼图游戏,只要拼出了1/5,便能基本上明白图中人是谁了。读了二成的书,你应该就能了解整本书所要说的内容。 可以通过目录之类,推测重点,而这些也是需要尽可能地多读书,以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 这二成也可以作为今后的精读内容。此方法适用于工作学习较多,文学会破坏气氛。
利用书店训练速读
去书店逛逛,因为不会买下所有的书,所以可以通过速读对每本书有个印象,通常会在翻阅10本左右发现1本好书,这样也是训练了速读的能力。把逛书店当成逛10元店,百元店,化妆品店等等的店,进去总要买一本回去看,有这样的心态,对于看书也能养成习惯。
探照灯法,帮助掌握阅读内容
通过在书中划取关键词的形式,把关键词标记好,甚至可以在认为在关键的地方折页,便于以后想要仔细重读时能看到。
平行读书法(提高速读能力,要先提高阅读量)
到这里为止,本章在不断强调尽可能多地增加阅读量。为了实现这种大量阅读的目标,我想请大家运用“同时平行阅读法”。“同时平行阅读法”是什么?就是同时读几本书,比如同时读10本书。现在,我基本上同时且平行地阅读大约30本书。你可以从10本书开始读起。 想看哪里看哪里,想读什么读什么。不用在意每本书的阅读进度,不同状态下读不同的书。(我的理解是就像不同状态下看不同的电视剧,听不同的歌看不同的动画一样。)
见缝插针式阅读
训练拓宽视野
建立起拓宽视野的意识,哪怕反复读一行也是拓宽。经过训练,慢慢拓宽视野。
精读
朗读
体会情感语调停顿,并且容易记忆。文字的意义,通过高声朗读自然而然地进入你的大脑,而不需要去听别人一五一十地详细解释。时间会很长,而且读起来也会累。不过有其价值。
精读翻译,对比原文朗读,体会古文韵味 语言的本质其实掩藏在发出声音的语汇中——也许这本身就是理所当然的事。语言在文字出现之前就存在了,文字只是最近才发明出来的。 日本自古以来存在着“言灵”的概念,人们觉得语言中寄居着灵魂。语言的生命存在于脱口而出的语汇中,只有它变成声音时才传达出了意义。 而且可以检查作品的文学性。
背诵
现在因为越来越方便了可以复制粘贴,反而记忆不行了。这样容易不动脑子。多背背可以锻炼记忆力,积累起知识。 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你。被你背下来的文章,会成为你纵观整本书的窗口。你之所以想要去背诵它,是因为它是一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书中的世界全都凝缩于其中。你能引用它,就如同你把握了书中世界观的全部,它让你的心胸变得更加宽阔。 快速朗读或者朗读精华章节。
用三色法标记书上内容
比如 红色,很重要 蓝色,比较重要 绿色,和内容无关,觉得有趣的内容。
总之养成一种自己明白的颜色标记习惯,把书当做笔记本,可以更好的记住内容。 三段引用法 ①选择三段想要引用的内容→②将它们进行排列→③消化三段内容,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理清自己与该作品的关系。 要做一些简单的笔记,注明为什么喜欢这段文字。这一作业,意味着理清自己与该作品的关系。 读完一本书,即便没有完全理解整本书的内容,但还是有些部分打动了你,那么,还是有了读这本书的意义。
练习
每周1篇随笔,并且“必须要有引用,在引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一篇文章”。
反复谈论法
作者是说有恋人或者朋友都行,要找到合适的,然后谈论交流 丰富人生的阅读,不仅在于吸收知识,也是让自己产生热爱的阅读,是让你想把书中的内容介绍给他人听的阅读。
呼吸法
具体的做法是:用鼻子吸气三秒,停两秒,用嘴巴吐气十五秒。吐气时,是最集中精力的时候。你可以一边吐气一边读一行字,能做到的话,就尽可能地多读几行。这种状态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浏览,不过,书中内容却能完整地进入大脑。 边吐气边以念叨“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的节奏阅读,你的视线便能逐渐环顾到整体。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真是太好了!你在获得这一精读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属于速读法之一的“拓宽视野”的效果。
临场感
用听演讲会的情绪看书 只要抱定“这本书一定让我获益匪浅”的信念,以跃跃欲试的心态翻开书页就行了。尤其当你心里已经有了诸如“这才是我迫切需要的书”的明确目的时,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的世界里,变得兴奋不已,带着强烈的临场感读完整本书。 另外,要将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在一段时间内带着书出门也是可以运用的技能。无论什么书都可以, 要将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在一段时间内带着书出门也是可以运用的技能。
抄写
关于选书
横向:各类内容,涉及各个领域
纵向:针对每一个作者,某一个系列等等
建立书单的习惯
我的做法是:记录书名、作者、出版社(有时是××文库的商标名称等),再添加上一句感想文。我的个人主页上现在还有这些内容,我挑一部分介绍给大家。 这种书单,既是自己的读书记录,也是通过博客以及推特等手段向外输出时的主要资料。进而,它还能激发你阅读各种书籍的热情。 我还要向各位学生读者建言,在建立书单的同时,请尽可能地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言,并对自己喜欢的章节加以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