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外面走廊的四个窗台上养着十多盆花草,都不是什么名贵的花草,比如吊兰、芦荟。花盆也相应地因陋就简,找到什么就是什么,有土黄色的大小陶花盆,有买花时的塑料花盆,有玻璃茶杯,有白瓷小花盆……
上班时每天我在走廊上来回经过,不经意间就看到了这些花草。不开花的话,无非就是叶子的绿色和叶子的形状不同。直到近些日子有三盆开花了,我不禁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盆蚂蚱菜(这是我们当地对它的叫法),实际上它叫“大花马齿苋”,种了一大盆一小盆,两个盆里都长满了。细茎和细圆顶部尖的叶都是清新的绿色,鲜嫩多汁,脆得只消轻轻用指甲一掐就断。
茎顶端长着小小的毛笔头似的圆锥花骨朵,最初被绿色的萼片包裹着,慢慢里面皱缩在一起的粉花瓣就露了出来,粉嫩可爱,仿佛一碰就会受伤似的。
蚂蚱菜的学名叫“太阳花”,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很熟悉。就是现在,在县城的农家门口、绿化带和店门口,也时时能见到太阳花的身影,有重瓣的有单瓣的,花色鲜艳丰富。
但是办公室外走廊窗台上的这两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因为开的花很大,花色很特别。好奇的我上网一查,原来这是大花马齿苋,完全绽放的花直径达到了五厘米。开的花量很小,自九月初以来,据我的观察,也才先后开了四朵花,而我只目睹了两次开的花,一次就开了一朵,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第一次看到绽放的一朵粉白大花时,我就被它的清丽雅致惊艳了。五片类似于心形的大花瓣比较紧地聚在一起,左右两边的边缘几乎是严丝合缝,花瓣上端的弧状边缘向下微微翻卷着。洁白纤薄鲜嫩的底子上,是似乎拿毛笔随意涂抹的不规则淡粉色条纹,又像羽毛的形状。靠近花托的底部则是深粉色近于梯形的色块,组合成一朵花的形状,可谓花中有花。中心是一簇密集的花蕊,细嫩的花丝上顶着金黄的花药。
这朵粉白的大花静静地绽放,清新淡雅,一点儿不媚俗。面对它的美,只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自觉地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它,浮躁的心很快归于沉静。
今天早晨来上班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花骨朵。十点左右的时候,这朵花就完全绽放了它的美丽。傍晚五点多钟的时候,花瓣慢慢地开始合拢,花瓣上端的弧状边缘向下翻卷着。等六点多点我再去看它的时候,它已经合拢了大半,像一只压瘪了的花碗。正应了“早晚合,白天开”的开花规律!晚间它也需要休养生息,白天才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经过的人们欣赏。
还有一盆花草也开花了。细长繁密的狭线形亮绿色的叶丛中,绿茎上长着扁圆的像细长毛笔尖的花骨朵高高低低,洁白的花瓣被淡黄绿色的萼片包裹着。直到六片洁白的花瓣如合拢的手掌渐渐向外绽放,方见清丽雅致小白花的芳容。
我以为这就是小时候我经常见到的兰草。上网一查,原来它叫“葱莲”,又叫“葱兰”“玉帘”,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现在中国各地都有种植,喜阳光充足,耐半阴,常用作花坛的镶边材料,也宜绿地丛植,最宜作林下半阴处的地被植物,或于庭院小径旁栽植。”
六片如小船般的洁白花瓣,有着美丽的弧度,它们围着花托聚成一圈,中间是也围成一圈的六根金黄色雄蕊。洁白的形状优美的花瓣,六根满是金黄色花药的柱状雄蕊,新绿色的花瓣底端,黄得夺目,绿得清新,白得纯洁,好超凡脱俗的花啊!如着白裙衫的仙女,翩然来到人间,立于绿油油的草丛中。
一朵朵洁白素雅的小花虽小但和圣洁的白莲花有得一比,花开得状态虽不同,但美得各有韵致。即使是完全绽放,花瓣也没有平铺开,还是呈聚拢的状态,只是聚拢的弧度小一些。傍晚时,次第绽放的四朵小白花也渐渐合拢了,如娇羞的女孩儿。“翠绿一片海,白花海中来”,这就是有着独特魅力的葱兰。
大花马齿苋和葱兰,它们在走廊窗台上静静地绽放,吐露着淡淡的芬芳,清新而雅致,给世界留下了它们清丽的身影,感谢大自然,感谢造物主,予人类美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