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争虎斗,莺歌燕舞,刀光剑影中品风月三国

“人但知《三国》之文是叙龙争虎斗之事,而不知为凤、为鸾、为莺、为燕,篇中有应接不暇者,令人于干戈队里时见红裙,旌旗影中常睹粉黛,殆以豪士传与美人传合为书矣。”

近读《毛批三国演义》,见书中毛氏声山、宗岗父子在《读三国志法》论及上述文字,乃有感,心有戚戚焉。

又读《曹植与洛神的爱情》、《曹植大传》两书,甄氏与曹氏三父子的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关系,加之读一网文甄氏“在曹操的心上、在曹丕的床上、在曹植的笔上”的戏言,让我有了探究三国红妆的悸动。

曹氏三父子之情事,实则三国英雄与美女们的一个缩影。

一个曹家,就是一个缩微版的“三国”!放大来看,不就是成了大“三国”演义了吗。

写《风月三国》,不为窥人隐私,亦不为哗众取宠,更不为迎合俗众。

以前,甚不喜读的就是《三国演义》,就因为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恨曹丕兄弟阋墙七步为诗;恨曹植与洛神至爱而天人永隔!…

现在想想,那些想法,真是幼稚,简直可笑!

其实皆因爱屋及乌的缘故吧。

崇尚曹植之诗,故喜欢曹植的全部,没缘由的喜欢。所以不喜欢那些给与他羁绊的人。

而曹植的另一面呢?嗜酒,放浪不羁,恃才傲物…却视而不见。

恰恰正是这另一面才是最真实的!

正如毛氏父子所言,知三国之龙争虎斗,却不知英雄之为何!那些和鸾凤鸣,那些莺歌燕舞,才是真实的《三国》。

曹操之于甄氏,说出了众多英雄的心里话,“取邺城只为奴!”他“宁可升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豪言赤裸裸的展示了他的内心。

读《三国》,必读風月。不知風月,怎知三国?至少不是一个全面的《三国》。

愿于班门处弄斧,借马王爷之三眼,撷《三国》园中之花,奉于睿智的您。

吾之观点,有点偏颇。

但風月之事,乃英雄大关,诚不欺我!

姑读之,妄信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