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多年前看到过《鱼翅与花椒》这本书的只言片语,非常感兴趣,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完本,直到上海译文出版社于今年7月出了第一版。由此可见,爱书人与好书的第一次接触也是需要机缘的。
一、生活美妙时
下班后,当我在公交车上翻看时,我居然被书中描写的美食勾引地不断咽口水(请原谅我为了反映书中的美食,会大段引用原文),比如下面:
女的揉好面,掰成小团,再在油光光的菜板上搓成圆球,然后拿手掌后部把每个球擀成长舌一样的面饼,遍抹猪油,精确地撒上点香麻味儿的碎肉,最后卷起压成圆形递给她男人。男的把面饼在热油上煎得金黄,然后放进鏊子下面的炉膛里,沿边上摆成一圈,把外皮烤得焦香。趁热吃,一口咬下去油脆脆的,里头的面又有嚼劲,味道也丰富可口,花椒刺得你双唇麻酥酥的,像在跳舞。
这一段关于军屯锅盔的文字让我浮想联翩,但没过几分钟,另一段文字却让我口干舌燥。
我们围着一口大锅坐下,锅里堆满了干辣椒,这种规模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花椒和别的调料都冻在一大块厚重的牛油里。服务员走过来,弯腰点燃了饭桌下面的气炉。锅渐渐烧热,牛油开始融化,很快辣椒就随着沸腾的油水跳动起来。服务员端来一盘盘生食:牛杂、菌菇、豆腐和绿叶菜。我们拿筷子下到滚烫的红汤里。捞出来的每一块食物上都裹着亮闪闪的红油,还有各种各样的调味料,就连吃根豆芽也得吞一嘴的辣椒。一顿饭吃完,我辣得都要精神错乱了:嘴巴火烧火燎、酥麻刺痛,浑身大汗淋漓。我感觉汗毛直竖,却又要被热气熔化,真分不清是痛苦还是愉悦。
对,这是在描写正宗的重庆火锅。下班高峰,车流缓慢,我的大脑沉浸于书中的美食天地,我的胃却抗议着,发出“咕咕”的哀叹。读这样的书是如此享受啊,它调动了你的视觉、听觉、乃至味觉、触觉,它激发了你的觅食本能,让你一边快乐,一边备受饥肠辘辘的折磨。
我还记得有一次听广播,一位年轻的女主持如数家珍地说着成都很多餐馆里的特色菜,听那语气就像在流口水,充满了愉悦与贪婪。她絮絮叨叨地报了一大串菜名,带着喜爱之情描述着味道和口感(“嚯哟,那个毛肚哦,爽脆得很!”)她不时地发出感叹的气声,充满欣赏与激动。她很显然是控制不住自己了。
于是,当车到站,我吞下最后的口水,箭步流星地向着与家相反的方向走去,那有我的目的地——菜市场,我觉得自己需要清蒸一条上好的鲈鱼,再用精排炖着土豆大吃一顿,才能抹平脑海里对食物的渴望。
生活美妙时,好书当如此!
二、好奇心与分享欲
这本书吸引我的第二个缘由,应该是它讲得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作者扶霞是英国人,于1994年来成都学习常住。起初,她对中国餐饮是畏惧的,因为在她的国家,人们可能少有机会看到诸如一只小兔子被杀死、放血、剥皮、肢解等一系列过程,而在上个世纪末的中国菜市场,却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
她到亚洲的首站是香港,在一家装修前卫的餐厅,她第一次遇见皮蛋。
这两瓣皮蛋好像在瞪着我,如同闯入噩梦的魔鬼之眼,幽深黑暗,闪着威胁的光。蛋白不白,是一种脏兮兮、半透明的褐色;蛋黄不黄,是一坨黑色的淤泥,周边一圈绿幽幽的灰色,发了霉似的。整个皮蛋笼罩着一种硫磺色的光晕。
扶霞认为那是有着一股恶臭的、黑黢黢、黏糊糊的东西,她既震惊、又恶心。可是没过多久,这个对生活有无限好奇的女子,就被成都美食所征服。因为好奇,她尝试着进入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子,却宛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般,意外打开一个神奇的世界。
她爱吃“担担面”:
海味面和以往一样,浸在浓郁的海鲜汤里,有种安慰人心的感觉,上面还加了炖好的肉、笋、蘑菇,再加点干虾米和淡菜。担担面呢,嗯,毫无疑问这是成都最好吃的担担面,走遍天下恐怕也就是这一家了。它看上去倒是其貌不扬:一小碗面,加了一勺深色的、松脆的牛肉碎。但只要你拿起筷子,把面拌一拌,就会唤醒铺在碗底的那些香料。每一根面条都会裹上酱油、红油、芝麻酱和花椒混合成的调料,效果实在是石破天惊。入口短短几秒,你的嘴巴就会着火,你的双唇会在花椒的猛攻下不停颤抖,你的全身都会散发着热气(天气热的时候就会汗流浃背了)。
然后,她和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像奴隶一样对这街头小吃上了瘾。她把担担面当作宿醉或者伤心之后,非常有效的醒神药,她说在成都灰蒙蒙的潮湿天里,这样一碗面简直救命。
她尝试“掏耳朵”:
他先轻轻的把我耳朵往后拉了拉,然后拿一把小小的钝刀敲打周围的皮肤,让我全身愉悦地颤抖起来。他一言不发、全神贯注,开始拿着小小的挖耳勺和铜钉子在我耳朵里戳来刮去,还不时把羽毛刷子伸进去刷一刷。最令人兴奋战栗的是,他把刷子伸进我耳朵,又用那把能发出美妙清脆声音的叉子在把手上敲打了好几次。两者的震动产生了美妙的韵律,如同有只蚱蜢在我耳根深处鸣叫。
她吃下令她毛骨悚然的猪脑花,却发现口感像果冻,柔软绵密,很有层次;
她被邀请去吃午饭,意外发现主要食材还在屋子的角落里吃着莴笋叶子,小嘴儿快速地动着,可爱极了。于是她只好在厨房旁观的时候写下:
兔兔之死
打兔头,使其晕厥。
将后腿绑好,倒挂。
割喉。
立刻剥皮。
拿切肉刀使劲砍成小块……
我还没从刚才的残酷屠杀中回过神来,就被带进餐厅,十分钟后,面前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兔肉。
扶霞就是这样,她原有的英国饮食底线不断被打破,让她意外的是,一边是破,一边是立,她被各种中国美食带到了更高、更丰富的餐饮文化里,无法自拔......好奇心让她想了解中国,分享欲让她在大快朵颐、叹为观止后,忍不住地想把中国故事分享给世界。
这本书文字通俗风趣,内容勾人肠胃,是一个外国人的中国美食经历,也是中国人自己舌尖上的生活,那是更丰富的人生维度,那是充溢着回忆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