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朋友圈,有位密友发了能量满满的干货总结。反观自己,发现如今的自己总是缺少了那份热情!或许是有过失败的经历,现在的我总表现得那么的小心翼翼。有时表现得缺乏自信,在别人有一点点质疑的时候,我总是选择退缩。也许谨慎点也不是什么坏事,但这也绝不是懦弱的借口!看某人分享的头头是道,让我也忍不住地应和一下。那我也总结一下我这几年的工作吧!
“Broker”在英文翻译里是经纪人的意思。经纪人就是受委托人所托代理有关事务,而我们所担任的也是经纪代理人中的一种角色。我们代理的主要是进出口清关业务,在行业里我们的职称是“报关员”。由于我们公司是外企,在公司内部的职称为“Customs Clearance Agent”,简称“CCA”,中文翻译为“清关服务代表”。而在这个职称里又分了3个级别,有“一级”、“二级”和“高级”。而正好在今年的体制改革,在保持员工现有职称不变的条件下,取消了“高级”职称,但又多了一个新的Title,那就是“Leader”。说了这么多,或许还有人会问,那到底报关员是做什么的?你这个“Broker”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就在我们同个行业的人也会觉得,报关员就是个小小的职员,而我们平时聊天也都会调侃自己是个打杂的。那真是这样子么?
其实这话不假!就以我进入公司后到现在的职业发展为轨迹。刚进入公司的一两年内,我们就是个打杂的。在这个阶段不需要用到什么很高端的计算公式,数学模型等,需要做的应该是熟悉工作内容,掌握业务知识,还有就是了解各部门的职能和大概的运作(换句话说,就是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要找相对应的部门,让专业的人去解决问题)。在部门内可以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这会让自己对整个工作流程的运作更熟悉。比如:审核单证,填制报关单,系统录入申报,现场递单,查验监装,PPWK等。在这个阶段往往是最辛苦的,但也是最能感受到团队精神的。
如果经过了以上阶段,那应该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三、四年)。对自己业务的知识要“精”,这很能体现“Broker”的专业水平。一名合格的报关员,不仅仅要求要懂报关,还应该要掌握国际贸易知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财务知识。这里简单提一下报关方面的知识,报关实务(熟悉各种监管方式的申报条件与要求)、商品编码(尽可能多的储备商品知识,让自己成为一本会行走的“百科全书”。建议可以多逛超市,对市场要保持灵敏度)还有原产地规则等。说的这些,可能范围有点大,感觉有点“虚”。但这过程的积累还真是只能靠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了!另外,在外企学习好英文是很有必要的。
在第三阶段,经过了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历练,这时报关员对业务的处理能力体现为“活”。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第三阶段,主要体现在沟通能力,作为清关客服,在这时应该可以提供多种确切可行的清关方案。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处理海关异常的能力,包括价格磋商,案件处理等。也就是要有协调不同角色之间关系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到了第三阶段,整个报关员角色才算是真真正正地代入,达到业务水平的融会贯通。
第四阶段,也是是我正在学习的阶段。可能会用到数学模型,SPSS软件,案例分析法等。或许自身发展的业务要转型了!
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协助客户进出口货物清关。而一名优秀的报关员,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清关服务,提高申报的准确率,加快通关时效,更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就是报关员的价值!
以上均为个人的心得体会,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