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抓到了一只小的乌龟。
小乌龟把头缩进了壳里,无论是用棍子敲打它还是捅它,就是不肯伸出来。
这时,爷爷让男孩把小乌龟放到暖和的壁炉旁。
几分钟后,小乌龟觉便伸出了头和脚,主动向小男孩爬了过来。”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情绪倾向,人都喜欢得到赞美和肯定,而害怕有人批评。
如果,遇到别人跟你的观点不一致,你该如何做呢?直接批评无异于像用棍子敲打或者捅小乌龟一样,它是不会出来的。
那我们怎么办呢?
今日话题:
跟别人有不同的观点,怎么办?
孩子闷闷不乐
孩子昨天回家闷闷不乐。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老师批评我在学校吃零食。她说很难过。孩子说,我这次买的零食很好吃,她想和她好朋友一起分享。
此时的你,一定很不认同孩子的做法。
你是不是经常回复孩子:老师批评的对,你本来就不该在学校吃零食?
给你画个大大的叉号。
因为你这样做,直截了当的表达了否定,强硬的态度让对方产生还不如不说的感觉。你引起了对方的抵触情绪和防卫心理,使谈话氛围遭到破坏,甚至导致彼此关系紧张,激发双方矛盾。
你一定不想看到这个结果吧?但是实际上,我们却是一直在无意识的这样做,想想被我们伤害的那些人........
那么,正确做法是什么呢?
三明治法则
如何妥善地发表不同的观点?
三明治式的做法最为适宜。
我们熟知的三明治,不同观点或批评如同富有营养的肉一样,把它夹在肯定和鼓励这两片松软的语言面包之间。
第一步:提肯定。提出肯定,认同,赞赏对方的部分观点。这令对方在心里减少了防卫,从而愿意平心静气地聆听我们的观点,接受我们的建议、批评或者反驳。
第二步:表不同。以讨论的形式表达不同的观点、建议、批评。在评论的中间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最好是抓住重点、言简意炫,不要过度地延伸。一而再,再而三地反驳或是批评对方,会让对方失去聆听的耐心。
第三步:给鼓励。给予鼓励、支持、信任的话语。结尾处说一些鼓励与支持的话语,会让对方感觉舒服,从而认为我们的观点虽然与之不同,但出发点是善意的。
以上文说到的孩子在校吃零食被老师批评为例,让大家对三明治法则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孩子昨天回家闷闷不乐。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老师批评我在学校吃零食。她说很难过。孩子说,我这次买的零食很好吃,她想和她好朋友一起分享。
妈妈给孩子的谈话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步:提肯定你能想到带零食去学校和小朋友们分享,带着零食防止自己饿的时候别人有吃的,自己没有羡慕别人,我觉得备着吃也是个很棒的想法。
第二步:表不同但是觉得应该要注意吃的场合和时间。上课以及下课期间,就是学校禁止吃零食的时间,你不要吃,也不要看见别人吃,你也吃。你要遵守学校规矩。
第三步:给鼓励。我相信你也不是就是为了去对抗班主任的规矩。我也相信你能遵守学校纪律。我们来看看,哪些时间,能能满足我们既能吃零食,还能不破坏学校班主任定下的规矩呢。
如果,这样子回复孩子,你觉得孩子会不会听进去你说的话?会不会下次还会继续跟你诉苦?会的,你刚开始肯定了她,她就愿意听你说话。这就是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开始,不是吗?
小结
三明治使用注意事项
那“三明治法则”适用于什么情况呢?
当我们在乎和对方的关系,需要表达不同观点时,例如:家庭或亲子关系中向对方提出要求或批评,或者工作场合给予下属或同事不同的反馈意见。
注意哦,职场中,下属犯错了不能使用这个三明治法则,要使用下面这个方法。职场上,领导这样做,下属会很敬重你,不仅听话还忠诚!
好好结合上面的话进行实战修炼,你也会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好妈妈、好爸爸,好朋友,好闺蜜,好上司。祝你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嘎嘎好!
看完这篇文章
如果你点个赞,然后放到了收藏夹,那这文章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效果。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确实需要改变自己,那么你已经跨过了第二道门槛;
如果你认真做了笔记,然后去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践行,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踏上知行合一之路。
这条路不容易,但是你并不孤单。因为我也在路上。共勉!
如果你也想进一步精进自己,欢迎仔细阅读下方内容,并与我链接。
可深度链接我,互相交流有效学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