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爱和善良更重要了

原创文章,育儿探讨,学生家长的教育经验实录,分享儿童教育的经验,关注妈妈自身成长。

小学教育,二年级男孩的故事

昨天是平平妈妈的生日,对成年女性来说,生日意味着又老一岁,巴不得忘记,所以平平妈妈也没有提起。

平平写完作业后,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半天也不出来。平平妈妈有点纳闷,就过去敲敲门,喊平平快出来吃水果。

“马上就好,等我几分钟。”平平在房间里慌里慌张地回答。

过了一会儿,平平轻手轻脚地蹭出来,朝客厅露出个小脑袋,“妈妈,你过来一下。”

“什么事啊?”看平平神神秘秘的样子,妈妈觉得好笑,但还是走了过去。

平平探着头看着妈妈走近,身体靠着墙,背着手藏着什么东西。一看妈妈走到身边,平平双手举过来一张粉色的纸,“妈妈,这是我送你的生日贺卡!”

平平妈妈很意外,也很开心,接过贺卡一看,粉色的纸上画着充满童趣的画,还五花大绑地贴着一个小玩具。

“妈妈,这是我在围棋班用积分换的,是我自己挣的哦!”

平平妈妈感动地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拿着贺卡跑到客厅给外公外婆看,“爸、妈,平平送我的生日礼物!”

老人也很高兴,对平平赞不绝口,“不错不错,真是个有爱的好孩子!”

平平在客厅里开心地唱起了生日歌。

晚上睡觉前,平平妈妈对平平说:“妈妈今天很开心,比你拿到大拇指卡都开心100倍,你送我自己做的生日礼物,让妈妈都要喜极而泣了!”

平平听了,在被窝里小声地唱起来:“祝你生日快乐——祝妈妈生日快乐——”

唱了没两句,歌声停了,“妈妈,我怎么感觉眼睛酸酸的,有点想流泪的感觉。”

“是感动呀,又感动又开心,谢谢平平!”妈妈摸着平平的头发说。

很多家长认识到,对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这是孩子将来立身社会的基础。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然而,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家长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父母不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自私冷漠的人,就要从小让孩子具有善良的情感,可以从帮助别人、尊重生命开始。

父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性呢?这里有几个方法:

方法一:教孩子爱护动植物。

从小要教育孩子不要攀折花草、欺负小动物,并且要告诉孩子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人类要和它们和谐相处。

方法二:让孩子学会同情别人。

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这种孩子长大后如何对社会有贡献呢?

方法三:表扬孩子善良的举动。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得到了肯定和赞扬,他还会继续这么做。当孩子帮了别人的一些小忙,或者替别人着想时,父母要及时表扬他的举动,鼓励他以后多做好事。

方法四:鼓励孩子多感恩。

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有幸福生活,因为他会觉得周围的人都很喜欢他,都给了他恩惠。如果这个人总觉得大家都欠的,把别人为他做的事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别人也会会远离他,他就会很孤单。

平平的故事还再继续。如果您想一起探讨儿童教育的问题,请关注“妈妈在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