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原因
用房树人来判断服务对象状态的方法我很早听过,但没有践行过,也不是特别了解它背后的理论框架及发展背景,只是觉得有趣,也没有刻意了解过。正巧有一次,我在借阅室的书架上看到了它,想着可能读起来会比较轻松,而且也确实想多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跟心理咨询结合的,所以就开始阅读。
二、整体评价
整本书读起来不难,也没有太多理论分析和思考,它有点像字典类的工具书,简而言之,就是你拿到它之后,再拿到一幅画,就可以直接对照着来做一些简单的判断和猜测,但如果想深入地运用这种方法,则需要更多的服务对象的沟通以及经验的累积。所以在豆瓣的评论上,有人说它“好像玄学”。书不太适合我这种初学者,但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不擅长或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服务对象,里面还有一些关于色彩的意向,有兴趣的伙伴可自行找来阅读。
ps:我读的是纸质书没有电子版,另外本书在豆瓣上评分5.8,供阅读意向参考。
三、原文节选及感受分享
原文:1、绘画是把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人格倾向以图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可以反映人深层的动机、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是传达人潜意识的直接工具。这是因为在画画时,人会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困惑和需要投射到图画中。
感受:我之前在参加自由画画陪伴营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这一点,随着自己状态的变化,画出来的内容也不一样。越接纳自己的时候,画出来的也越接近真实的状态。
原文:2、家庭动态度可以考察作画者对家庭的态度、父母的婚姻关系、作画者的人格特质、亲子关系、孩子与同龄朋友之间的互动,乃至家庭成员的教育程度。(学到了)
原文:3、家庭动态度只能说明作画者作画当时的家庭互动状况,而不是一种永久性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当儿童在家庭动态图中多次重复同一主题时,即是在暗示一种需要被关怀、被理解的心理状态。
感受:人始终是动态变化的,我们很容易给别人定性,觉得对方会始终如此,自信自己掌握了对方的本性,而坚信自己的刻板印象会让我们失去了客观看待事情的能力,在跟服务对象的相处中也是如此,所以细心去观察,始终自我怀疑和反思,才是应该有的专业性。
4、“房子”代表家庭,是人们成长的场所,可以投射内心的安全感,表达对家庭的感受并反映沟通模式;画树测试也叫“树木人格图”,由于树的成长与人的成长相似,所以“树”能够反映自我的成长,可以象征感情,投入人们对环境的体验,代表个人形象和人际网络;而“人”能够投射受测者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完整性,反映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学到了)
原文:5、好的治疗师绝不是找出多少问题一一当面指出,而是能让人领悟其中的道理以继续前行。
感受:指点别人生活很容易,有时候我们也会享受这种“掌握真相”的感觉,但这是很残忍的,尤其是当治疗师或者助人者处于一种“权威”地位,而服务对象处于相对混乱状态的时候,会形成一种不自觉的控制欲和自得感,这样就将关系的中心放到了自己而非服务对象身上。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或者协助服务对象在原有的处境下向前迈出一小步,有一点点进步,而非用一堆问题吓倒对方。
原文:6、网瘾心理画的一般特征:房子结构不稳;门窗紧闭;树干细小;有裸露的树根;头发凌乱;腿、脚细小;在衣服上画裤子(满足4个以上)(学到了)
原文:7、绘画不仅是情绪的发泄,有时候,它本身就能起到艺术治疗的作用。学校教育,尤其是涂鸦,对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孩子情绪的发泄都有积极的意义。(以后可以用起来)
原文:8、问题是问题,孩子是孩子。孩子的问题是他成长的好机会,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每个家长最需要做的事情。
感受:特别同意!!最近发生的广州荔湾区金道中学事件引起众怒,很多普通民众会强烈要求对除女孩以外的未成年人予以极严厉的惩罚,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作为一个社工或教育者,需要克制自己的愤怒,理性地去追问:这个或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从中吸取教训?如何能够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意识到问题并学会尊重他人?这便是问题和孩子的分离,一旦定下了这个孩子就是天生十恶不赦,我们就失去了教育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司法矫正的工作中,更要分得清楚,这也是我们专业性的体现。
原文:9、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受到知识和权力的操纵。(对,共勉!不要迷信权威,保持开放的同时保持思考)
原文:10、治疗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彻底明确自身的位置与角色,既不能扮演“专家”的角色,也不能成为“拯救者”的角色。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个案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师的崇拜与依赖。
感受:我总是会不自觉地进入到“拯救者”的角色里,尤其是当自己长时间觉得沮丧,价值感较低的时候,好像凭借着这一件事的成功,就代表着一切都没有错,都有价值。发现自己容易自我感动,自我肯定和自我感动之间需要有明确的界限来区分,否则就会很期待对方给予同样的回应,少了一份平常心,而一旦心态失衡,就会有控制感,仿佛服务对象不按照自己的计划来成长就算辜负,这于双方都有害。
原文:11、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不但不能有“个案的问题”这一想法,而且还应让个案意识到问题和自身并不共生,只是在当下这段时间内,这个问题影响、干扰或绑架了个案,使个案表现出具有某些问题的倾向。
感受:跟上面提到的问题和孩子分离的观点比较类似,正是看到了这种“拆分”,才能有改变的可能性。这是作为助人者必备的信心。
以上就是本书的内容啦~有读过这本书的小伙伴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