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国史纲目
第四部分:为什么要读历史,知历史?
读史,亦是读书,亦是为学。
读历史的目的也是读书,为学的目的。
中国书目分类,有经,史,子,集四大类。也可以说学习中国文化,经书和史书的必修课,子,集两类书是选修课。
经书是文化思想基础,史书是理论实践基础。经史是根基,子集是枝叶。
枝叶的繁茂,需要根部的营养供给,是供人赏心悦目的东西。
子集,更多是情感的抒发,提炼,升华。直接给人心情,心理上的慰藉和满足。它可以形式多样,捉摸不定,让人眼花缭乱。
子集发展到现在,衍生出来更多的文化形式。如网络小说,短视频。枝叶载体(网络)的发展,让其更加繁茂。
《老子》有句话一直记着,“少则得,多则惑”。人生可以少得,但惑仅就个人而言,是很可怕的事情。
常读多读经史,人生的方向更清,生活的价值更高。幸福指数更高,三观更正,人生方向,价值更明确,不就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吗?
18-19世纪,西方著名的历史学派兰克学派提出:历史的价值在于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未来。
《三字经》的这部分内容,我们每个人都该背诵。用324个字,极简扼要的描述了从三皇五帝到清朝的历史。极为难得!
总结:经,史明道,先背住再说(因为老师都是这么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