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内容是汲虹老师的“基于语文本质的语文课型研究”,下午是福安中学的一节名著导读课和报告。
看得出汲虹老师是个严谨的研究者,她是深圳市龙岗区进修学校的一个培训者,她认为语文的本质就是“表达”(我给的备注是说和写,也就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这也是叶圣陶给语文下的定义。)。她的讲座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思维训练,为什么有不少人读了很多书还是不会写,那是因为由积累到表达中间没有建立思维。为什么字音字形题失分率那么高,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图片化记忆,这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记忆方式,背诵课文、梳理知识点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记忆,就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平时要进行这方面的思维训练,比如:线式思维训练,发散式思维训练,聚合式思维训练,递进式思维训练。总之,不管什么课型,我们都要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激活。
福安中学是一群民办学校,校园春色荡漾,风景如画,很是美丽。给我们上名著导图公开课的是教信息技术课的张老师(我们河南南阳的。)这令我们很吃惊,不是语文老师居然能把语文课上那么好。他是特级教师尹庆华工作室的一位成员,这节课是七年级《西游记》导读,张老师选取了“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两个片段,主要是让孩子读、配视频演,很是形象,孩子们也很入戏。发言的孩子表达有见地,语言流畅,一听就是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我们这儿初三的孩子也不能及。
接下来是特级教师尹庆华的小报告,外表瘦弱干练,她主要讲了读书的意义和名著为何导,至于怎样导,她向我们展示了《昆虫记》的导读框架,推荐了一本书《名著悦读》。 她说她去年带六年级的孩子,一年来最多的读了二百本书,最少的读了二十多本,读书最重要的目的是带来快乐!读书就会给孩子们播下幸福的种子,教育是什么,就是培养幸福的人。成绩只是副产品,然而,这个副产品很富足,她带的孩子,进入初中分散在了各班,七年级考试名次靠前的都是老六一班的(她带的是六一班),我想她说的不是虚言,因为当时听她报告的有她们学校的老师。
美国,用什么拯救孩子——阅读,一学期读书40本以上,升七年级要进行读书测试,不合格的不准升入。叶开说,语文课可以上的再简略些,老师自己可以多看一些经典,然后把孩子带向经典之路。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是教学的生命。然而,我们的教师呢?是不是思想有些狭隘?他们剥夺孩子们阅读的权利,不给孩子阅读的时间,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