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R级片真的在中国上映了。
就是它——
血战钢锯岭
Sir之前说《钢锯岭》被删30秒,但它完整保留了战争场面,不影响叙事和观感。
就血腥暴力而言,堪称院线片尺度之最,估计是看在疯狂撕日本鬼子的份上,总局对它网开了一面。
对比上映前Sir的期待,《钢锯岭》有惊喜,也有遗憾。
惊喜是它对战场的再现,是载入影史级别的。而遗憾是,电影的其他部分,远不在同一个水平上。
先说它的战争场面,四个字,闻风丧胆。
以二战期间的冲绳战役为背景,改编自真人真事。
众所周知,冲绳战役是太平洋战场最激烈、伤亡最大的一场战争。
日军伤亡十万余人,美军伤亡超过八万,还有约十四万平民伤亡。
一场地狱之战。
《血战钢锯岭》做的,就是让你亲临地狱。
远看是炮火纷飞。
近看满地都在炸炸炸。
活脱脱一座烈火地狱。
这还只是前戏。
真正让人无法淡定的,是血肉之躯在转眼间就肝脑涂地的场景。
正在瞄准射击,被不知从哪儿飞来的子弹瞬间爆头。
上一秒还在战场上冲锋,下一秒腿就被炸飞。
被手榴弹轰上天。
如果前面都还好,那么下面这张动图你要注意了。
注。意。了。
子弹射穿前方战友的头,脑浆给你糊一脸。
接着更多的子弹穿透躯体,骨肉炸裂,只剩下一副残骸。
还好这片不是李安的120帧4K,不是3D,否则这是要屎的节奏啊……
战争场面太逼真了,让人看得阵阵恶心,但是……又移不开眼。
像梅尔·吉布森这样露骨地描写战争的,很少。
不是什么中弹后停顿几秒,眼里闪过一阵对生活的留恋,然后慢镜头唯美地倒下。
战争容不下任何美好的幻想。
片中经历过一战的父亲教育儿子:
你以为战争就是穿上帅气的军装,然后女孩们都围着你转吗?
等子弹穿过你的胸膛,你的肠子脑浆全翻在外面,相信你对战争会有新的看法。
如果说一部合格的战争片,是不浪漫化战场。
那么《钢锯岭》的出众,就是把真实和残酷拍到了极致。
太多电影告诉我们,战争是热血,但其实真正的战争,更多的是胆寒。
是一车车从前线往回拉的尸体,四溅的血肉,满地的残躯,以及地道里被老鼠啃食的腐尸。
而且,他们可能还是你前一晚在同一个战壕谈心的伙伴,睡在你上铺的兄弟。
《钢锯岭》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战争杀人如麻,但电影的主角偏偏是个没杀过人的英雄。
如果不是确有其事,很难相信这种真实性。
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鲁·加菲尔德 饰),在冲绳战役中,一个人英勇救下75条人命,被授予美国最高荣誉——国会荣誉勋章。
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真正意义上的良心拒服兵役者,从未拿起武器杀人。
正常的士兵,哪个不是把枪时刻放在身边护体?可他,拒绝带枪。
战场上无儿戏,没有枪,人能把你打成肉饼,你却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道斯在尚武的军营内,不可避免地被视为异类。
矫情、懦弱、怕死……所有队友都觉得他不配留下来训练。
一伙人半夜起来把他打得鼻青脸肿。
其实,比战争这个标签更重要的,《钢锯岭》是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
两次经历对他影响至深,一次是小时候和哥哥打架,用砖头砸下去差点闹出人命;一次是酗酒的父亲拿枪指着母亲,他夺过来差点对父亲扣下扳机。
他对上帝发誓,从此不再触碰武器。
在这个信仰的指引下,道斯参军,想成为一名医疗兵:我上战场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救人。
整部电影的结构是:确立信仰——考验信仰——最后,神迹降临。
一次次对道斯信仰的考验,是《钢锯岭》的重头戏。
在军营,史密缇公然找茬,往道斯的脸上打一拳,就是为了对他的信仰发起挑衅:上帝说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左脸,就把右脸也伸给他,现在你怎么办?
道斯没动手。
道斯确认了他的信仰,史密缇也确认了他对道斯的成见——懦夫。
在军营,在军事法庭,直到上了战场,都是导演在反复对道斯进行考验。
电影的反转,是真正上了战场后,道斯将用他的信仰,推翻所有人的成见。
没有开枪,没有消灭一个敌人,却成了战役中最大的英雄。
因为他的事迹,让人不得不服气——
在大部队撤退、舰炮掩护的情况下,孤身一人返回战场,将来不及撤退的伤员一个个用绳索送下钢锯岭。
这个孤胆英雄的抢救行动,持续了17小时。
对那些等死的伤员来说,道斯的出现简直就是神迹。
电影中说他救了75个人,实际情况是当时情况太混乱,数不清救了多少。
军方估算是100个,道斯谦虚说50个,最后折中上报。
道斯从来没想过计数,只是不断向耶稣祷告:再多救一个,再多救一个(One more, let me get one more)。
满身血污,手脚发抖,筋疲力竭,不止一次累倒在地。
但每一次都爬起来,选择义无反顾地回去。
同期上映的《萨利机长》,伊斯特伍德想告诉观众,创造奇迹的大神,其实也是普通人。
而梅尔·吉布森则通过《钢锯岭》塑造了一尊肉体凡胎的神像。
可以说,是他12年前《耶稣受难记》的另一个版本。
同样的血腥残忍,同样是灵与肉的考验,同样最后得道、封神。
在Sir看来,这是《钢锯岭》的拔高,也是它的局限。
在战争片的外壳下,它的价值观陈旧而保守。
唯一的新意,就在于将基督教信仰和爱国精神这两种“主旋律”,进行了一次调和。
在电影中有两个地方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是道斯用毯子包裹着枪,把队长拖出战场。
他一方面终于握枪了(虽然隔着毯子),另一方面又没有开枪杀人,在信仰和军人职责之间,找到了一个极为恰当的折中点。
二是道斯躺在担架上,顺着绳索降下钢锯岭。
这时摄像机移到道斯下方,在空中仰拍他。
一方面导演将他作为战争英雄进行顶礼膜拜,另一方面道斯如同一位圣徒降临人间,倾听着上帝的声音。
观众有感于《钢锯岭》,更多在于它对战争的刻画震撼人心,而不是对宗教信仰的强行安利。
《钢锯岭》的精神内核,其实非常的复古,或者更直白地说……老套。
就拿前半段来说,Sir差点看不下去——和十五年的《珍珠港》如出一辙啊。
在医院一见钟情,开始撩护士。
接着是参军前的约会、定情。
然后火车站送别。
梅尔·吉布森在处理感情戏份上,远不如在战争方面来得高超。
在战争观上,《钢锯岭》反思的深度也不够。
同样是军营训练,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讲到人性被扼杀,人被训练成战争机器。
同样是面对日军,《钢锯岭》对敌人的刻画是清一色的不怕死。
澳大利亚抗日片《天堂之路》在表现日军残暴的同时,也告诉你他们的本质是“软蛋”,也会懦弱、动摇、想家。
甚至还有个日本兵,把女囚叫到树林,她以为死定了,没想到日本兵想听她唱歌。
当然,军事训练非常重要,战士之间相亲相爱,勇于面对敌人……这些价值观都没有错。
只是,《钢锯岭》复古得不像是一部二十一世纪的电影。
而更像是上世纪美国的战争动员海报——
山姆大叔需要你,加入到光荣的爱国战争中来吧。
在今天看来,并无多少新意。
然而,即使Sir对《钢锯岭》有诸多苛刻的要求,也不可否认,它仍然是一部三观正、用料猛、品质出众的战争片。
《钢锯岭》没有违背一点常识——所有的战争片,都必须是反战片,否则就是法西斯电影。
(而且光是它里面让人闻风丧胆的战争场面,就已经足够达到反战效果了。)
《钢锯岭》值得我们表扬,因为它还原了常识——
战争英雄不是不怕死的超人。
敌人不需要贼眉鼠眼、愚蠢不堪。
战场上没有多少耍帅、神功和外挂。
不承认这些常识的,都是在耍流氓。
说的就是你,国产抗日神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想找个人养的柳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