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逐渐成长为真正领导者的过程中没我们可能会因为需要做某些从前不会做甚至“不屑做”的行为,而感到不舒服。对某位成员怀有意见,但不能公开表达,还要委以重任;不喜欢交际,却不得不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对某个目标的达成有所怀疑,仍在下属面前表现得信心百倍······之所以会感到不适,是因为我们认为,为人应当真实、诚恳,即不论处于人前人后何种情境,都要使言行与自己的内心保持一致。
正是这样的观念,使得我们在“真实性陷阱”中无法自拔,让过去的自我一直决定着未来。我们会基于过去的经历和他人的评价,而抱定稳定的、刻板的自我概念,下意识地保持行为与人设的一致性。内向的人不会主动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总是聆听和服从;性格直率的人习惯于口不择言,毫无顾忌地表达想法;有求必应的“老好人”们,花大量时间打杂帮忙,却不好意思拒绝。遗憾的是,虔诚的“坚持自我者”往往不容易在职场中获得认可和晋升,因为对于一致性的执着阻碍了他们发挥领导角色赋予他们的职能。
逆向管理的第三步,便是破除对“真实”的执念,成为一个“随机应变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和角色中都展现出最好的自我。
我们周围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而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对于一成不变的最求本身就是一种奢望。领导者的能力恰恰体现在,他们随着变化的环境发生着改变,自然而柔性地回应组织和他人的需求,在每个角色、每个场景中都呈现出最恰如其分的一面。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与价值,团结他们,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节约精力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比用非黑即白的二元逻辑框定他人与自己有意义得多。
从模仿开始,是发现多样性自我的好方法。幼儿在成长阶段最直接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在身边甚至公司以外寻找一位“偶像”,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学习他的闪光之处,不断反思、调整,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IBM公司“导师制”的设立,便是在指导工作、传授技能的同时,给予了员工获取经验、方法等隐形知识的机会。有些人认为模仿是职场中愚蠢的行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结果是虚伪和僵化。其实,模仿并非剽窃或套用,而是帮助我们快速进入角色,并最终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行动。事实上,即使刻意而为,一个人也几乎不可能完全模仿另外一个人。
就像李小龙“像水一样”的武术哲学:把它倒进杯子里,他就是杯子的形状;把它倒进瓶子,它就变成瓶子的形状。水可以流动,也能撞击,在天为露,在地为泉,正如人也不应该拘泥于故我的认知,而是充分认识到自我的多样性,在行动中扩展对于自我的认知,并最终将其内在化,突破自我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