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由和习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起端午节不得不提粽子,粽子可以说是端午节的象征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感谢屈原老铁送来的粽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端午节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节,起源于中国,比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早(韩国人:什么都是我们的!),最初是我国古代江浙地区吴越部族崇拜龙图腾并以龙舟竞渡形式祭龙祖的节日所以赛龙舟也是少不了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欢呼)。

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欢呼)。

由于各个地方的习俗不同,有的地区可能习俗没有那么多(我家就是)不过接下来讲的这个习俗大家应该都喜欢那就是

放风筝,也是端午习俗之一,端午前后,好发传染病,古时候的人们认为这是瘟神在作怪,要送走瘟神。在北方有将瘟神系于马背上放走或是放风筝去厄放殃等习俗。

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草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所以在端午节人们有悬艾叶的习俗同时这个习俗还有着一定的防病作用,于是流传至今,依然有很多地方有着这种风俗

栓五色线同样也是端午的习俗,把五色线系到手臂上,传到后来,逐渐发展成许多小饰物

在江南的传统中端午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有毒,一般用普通酒代替)

点雄黄酒,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孩额头的习俗,可以避毒虫,一般在额头画王字,不但能借雄黄驱毒,还能借猛虎镇邪。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现在好像没几个人带了,里面装有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悬钟馗像,端午节是辟邪避毒的节日,所以钟馗像是很好的辟邪宝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端午节那么多习俗,不整理都不知道呢,在现在端午节老百姓的习俗差不多只剩下吃粽子了,不过不管什么节一家人的团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起立,放下手机没回家的回家,在家里的就多陪陪家人吧,还有一句祝福至所有端午不放假,还在干活的苦逼的人们(包括我自己),祝你们早日变成有钱人(接地气i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好词~ 龙舟竞渡 屈志从俗 食古不化 ...
    静语微文阅读 3,257评论 0 29
  •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王诗涵宝贝阅读 685评论 0 4
  • ​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说到端午节,我们联想到最多的民俗是吃粽子,划龙舟。其实在...
    魔王_Archenemy阅读 1,675评论 0 10
  • 夜淒涼,涼如水。 夜悽迷,迷得令人孤意。 深夜的多彩山莊依然靜美如畫,但如畫美景中卻透著黯然、蕭索——...
    独孤空杯阅读 129评论 0 1
  • 睡了一个小时左右,被吵醒了 此时此刻想写点什么 当越来越逼近现实时,梦想着总有一天我会有花不完的钱,不用每天定点上...
    佳米乐阅读 1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