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律是想变好,对自己负责。
这是网上翻看的文章,大多数的观点。
自律,一个经常听到的词,定义可能就是「自我约束」。
自律,一定是反人性的。
如果顺应人性,那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无需「律」。
今天不写这些宏观的东西——这些我自己连「自律」的定义都搞不清楚的东西——不写。别人也写得够多了。
写点别的。
可能和你理解的不大一样,我也是写完了才觉得不一样,那就不一样呗。无非是一种认知。叔本华从意志出发认识世界,唯物主义哲学家从物质开始认识世界,都是为了更好的为人类自省服务。
为什么突然想写这个?
感觉自己好像还挺「自律」,或者叫做「假装自律」。
1
缘起的观点,
①看到一个评论,说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吃喝玩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到老了就没有遗憾。(有道理)
②我在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时候,叔本华说:
……他会羡慕别人占有某种地位和环境,这些地位和环境只适合别人的性格而不适合他自己的性格,同时在这种地位和环境中,如果他真的发现可以永久保持,他会非常不快。正如鱼只能活在水中,鸟只能在空中飞行,鼹鼠只适合活在地上一样,每一个人也只是活在适合自己的环境才会舒适。
所以你说,自律是为了什么,延迟满足?
好像有点道理。
控制饮食,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就是为了和朋友出去的时候大吃大喝,还炫耀自己身材有多好,怎么吃都不胖?
不玩游戏,不刷视频,一门心思读书、写作、搞钱,就是为了将来可能搞到钱后买大房子,开大豪车,到处happy把之前没玩的玩回来?
忍住不吃,把好吃的留在后面吃?
忍住,让当下不爽,留到后面发大招爽一下?
这个就是延迟满足,看起来就是自律了吧。
控制饮食、不玩游戏、不刷视频,的确很自律。
叔本华说,意志就是一个个欲望,欲望满足了意志就消失了,欲望(需求、缺乏)得不到满足,人就会痛苦,失望。
因为延迟满足,当下是不满足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失望。
所以,痛苦,失望就叫做自律是吧?
上面的这些,好像都不是。
2
回到缘起的观点,①年轻的时候就一定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吗?
这就不得不说到最俗气但大多数人又最匮乏的东西了——钱。
没有钱,还能愉快地「吃喝玩乐」吗?还能愉快地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
那就只能做「有限制条件的」吃喝玩乐,做「有限制条件的」自己喜欢的事情。
简言之,降低标准,降低要求(以至于无欲无求)。
高配变低配。
吃:去Ultra Violet吃饭平替为自己做饭,享受做饭的乐趣,还安慰自己说吃的健康。
喝:喝比佛利山庄90h20解渴改为喝白开水解渴,中国人就兴喝开水。比佛?我只会比心,而且不知道比佛山庄塞不塞牙缝?
玩:玩亚历山大·埃洛瓦兹夫人的洋娃娃好像也没啥意思,就回家玩玩胖子(一只猫)吧,会叫会跳还咬人。那个破洋娃娃有什么好玩的?又不会动。
乐:弹「九霄环佩」潇洒一回,不如拿自己的破锣嗓子清喊一首《Nessum Dorma》。关键那唐琴我也不会弹啊!Vincero我会。
B:卧槽,「乐」是音乐的「乐」啊?
嗯,我乐意!
做自己喜欢做事?我就想搞钱,我这么喜欢搞钱,咋就搞不到呢?那就平替为写作,读书,自律吧——「假装搞钱」!
作者按:在「Ultra Violet」吃饭据说人均6000多(可能是RMB)。「比佛利山庄90h20」矿泉水一瓶68万(可能是RMB)。「亚历山大·埃洛瓦兹夫人的洋娃娃」500美刀元折合RMB3600万。「九霄环佩」为唐代古琴,一把琴约为4亿(可能是RMB)。
还有,《Nessum Dorma》是普契尼的歌剧歌剧《图兰朵》中的高潮——最著名的咏叹调之一。汉语名称叫做《今夜无人入睡》。我就喜欢没事吼一吼,特爽!
还有,90h20的矿泉水,我个人理解应该是H₂O吧,水的分子式。
降低欲求才是自律。
有钱没钱是对比出来的,多数人是没钱的。
多数人有钱,那还叫有钱吗?
因为没钱,只能自律。
既然出门旅游花钱,可我没钱。只能在家看书,从书本里领略世界俊美风光。然后对自己说,你看,出去看风景,也就那样,看书多自律啊!
既然逛街花钱,可我没钱,那么只能在家读书,写作,健身。
读书,写作,健身,多自律啊!
觉得读书,写作能提升认知,然后搞到钱。
可是你想过没有,万一读书、写作没有用怎么办?
不也有人说过,读书写作限制了你的赚钱?
越读书,越赚不到钱。
以上,我是把网络上各种观点揉在一起乱说一气,好像还有那么点道理。大家自行体会。
3
回到缘起的观点②每个人只能活在自己的合适的环境才舒适。
乍一看,像是为自己不努力找借口。
俗称,躺平。
鸟非要到水里生存才算是胜利吗?硬把它的头摁水里,不要说鸟了,就算是人也会被呛死。
躺平,真的是不努力吗?是努力完了发现,自己适合在合适的的环境,而且,合适的环境还舒适。
我就适合躺平啊。
我已经这么自律了,什么欲望都得不到满足,我都无所谓了,躺平还不行吗?
那你弄死我好了!
康德说:「自律即自由」。
丘吉尔说:「在人生的头25年,我渴望自由;在接下来的25年,我渴望自律;后25年,我意识到自律就是自由。」
我说:「我好像会引金句了。只要老康和老丘这两个人不说——这不是我说的——就行了。」
屏幕前的你说:「写得什么玩意儿,烂七八糟!」
叔本华的意思是,人的天赋有上限的,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超过这个上限。但是,目前你只开发了30%,那么你就努努力。
用正确的方法努力,可以开发到50%或者80%,那么恭喜你,了不起!
用错误的方法努力,可能只剩下20%或者30%,那么不好意思,这也是命运的最好安排。
但是,你想开发120%,对不起,叔本华觉得不可能。
我也觉得不可能。
所以,鱼待在水里很自由,对鱼来说就是自律。鸟在天上飞很舒适,对鸟来说就是自律。
人待在自己的圈子里、环境里,最舒适,所以对人来说就是自律的。
所以,自律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啊!
鱼说,我要是能飞,我还待在水里干嘛,等着水鸟吃我吗?
鸟说,我要是能游,我碰到天敌的时候我就躲水里,让你「抓不到我」、「抓不到我」、「抓不到我」……
不过,还真是有水鸟,水空两栖动物,不是我和叔本华讨论的范畴了。
所以,自律是一件不得不干的事情
我本追求自由,所以我自律。
自律就是喜欢,如果不喜欢,就不舒服,也就不自由,也就不自律了。
回到本篇初。我说,感觉自己好像还挺「自律」,或者叫做「假装自律」。
这回就通了,因为就是喜欢啊,不觉得很辛苦,不需要「律」。
这就是自律。
然后,我去快剪店剃了个头,很清爽,舒服,自律!
正文好像写完了。我又想起之前的一个思考:
有一个bug,就是延迟满足的bug,或者叫做延迟享受。比如我买一个西瓜,我把最好吃的红色部分留在最后享受。
于是我先把西瓜皮吃了。
过了几天发现,西瓜红色部分坏掉了。我没有享受到。
延迟享受,会不会当你要享受的时候,你已经没有能力享受了呢?你能够说,我要禁欲,等我老了以后再来OOXX?
我要控制饮食、我要戒掉游戏、我不要玩乐。等以后再玩?
这不是自律。自律还是要享受当下,享受「控制饮食、戒掉游戏、不玩乐」。
自律就是要享受这种「律」,根本就不是延迟享受。
看来,延迟享受就挺BUG的。
今天就胡说八道到这里!
辛苦你!共勉!
02 读半小时书,盖上书本输出
(2024.7.2)
继续,《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出版于1819年。
①意志是自由的。但意志不受理智控制。
②意志是随机的。对同一件事情的选择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看起来是不确定的。但对于意志本身却是确定的
俗称,它是确定的,只是你不知道。
这个观念和微观世界,粒子的运动何其相似?
还有,让我想到薛定谔的猫,是死是活,只有打开的那一刻才能知道,打开前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确定——一种即死又活的无法想象的叠加态。
③意志是无法改变的。意志在随着主体的在外表象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固定了(可以简单理解为性格)。
为什么总有一种感觉是,人的性格可以改变呢?
是因为性格并不是意志的完全体,人在诞生初期可能仅仅表现出一部分,让人觉得应该归类于某种性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方面的性格被引导出来了,于是就让人觉得是另外一种性格。
如此而已。
叔本华再举一个例子,刚出生的婴儿是善良的,并不代表他(她)的意志是善良的。只是目前的认知能力无法让他(她)作恶。等到年纪增长,认知能力到了,邪恶的意志就通过表象表达出来。
这,是不是就叫做「宿命论」?意志等于天赋,决定了这个人的上限,任何知识和认知的改变仅仅是让这个意志发挥出来多少而已。30%还是90%还是100%。
同样,知识也无法改变意志的走向。人们之所以选择某种认知,只是意志挑选了最符合意志走向的知识和认知。
这有点像说,我认同这个观点,才觉得它有道理。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尽管它是正确的,我也不会选择接受它。
人们只接受他们认为正确的观点,就是意志挑选的结果。
所以,叔本华认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改变的。也是「宿命论」吧。
④人与动物。都有相同的意志,但意志的表象,动物仅仅有感性直觉,人类靠理性抽象知觉。
所以,动物永远只活在当下,而人类的理性(和理念应该差不多意思),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所以人会怀念过去,憧憬未来,当然也会惧怕死亡。
动物只有在死亡的那一刻才会知道自己要死了。
所以叔本华羡慕动物,只靠感性直觉,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人因为理性而自己徒增烦恼。
人类的烦恼往往不在当下而在未来。
俗称,想太多。
⑤达到结果的方法。虽然叔本华说人的意志和性格是无法改变的,我把它理解为「宿命论」。但是,叔本华又给了一个自圆其说的方法——虽然意志已经决定了命运的走向,但如果缺乏某种方法,结果是不会出现的。
我们假设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就双胞胎好了。他们由于特殊原因寄养在不同的家庭。几十年过去,除了样貌还有依稀的相似以外,命运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选择的方法不同,或者是缺乏的方法不同。
(因为我没采用这个方法,所以我没有达到这个结果,也是说得通的)
前面也说过了,意志可以自由选择向左或者向右,并且可以根据他的自由属性选择他所要走的方向。但是给了一个方法。他就会朝这个确定的方向走去。
⑥性格适合。叔本华说,人们由于羡慕别人的生活(或占有的东西)而烦恼,要搞清楚自己的性格是不是适合。
鱼在水里游,鸟在天上飞。不能把鸟强行摁在水里,那么就呛死了。
当你得到富人的东西(或者坐上那个位置),如果每天都不开心,你的性格就不适合拥有这些。
做你性格适合的事情,拥有你性格该拥有的东西。
这话听起来有点躺平的韵味。因为宿命,努力没用,就不努力了?
如果你的目标是追求快乐(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吧,谁会追求痛苦),享受当下的快乐。
这个和自律好像挺矛盾的,可能叔本华后面会有升华的观点吧。我觉得他不会只倡导这个,要么就是我理解错了。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评论,说年轻时候尽情享受,该吃吃该喝喝,该玩该乐,到老了就没有遗憾了(言下之意,追求快乐都体会过了)。这难道和叔本华的本意一样?
存疑。
今天就输出到这里,外出,手机打字。
03 健身(含劈叉)
(2024.7.2)
①杠铃卧推。(30kg)10+10+10+10+10+10+10+10。
完毕,凌晨1点半,「你还在我身旁。关上电话,我不想和谁再多说话。」
拿了电动泡沫轴把胳膊滚一遍,这是累积了多久的疼痛?
媳妇说,震动这么大,不会楼下又上来投诉,这里是卧室欸!
我说,应该不会,就没因为这个投诉过……
②劈叉。做了。
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