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读书的时候,冬天的标配是长大衣、短裤和长靴,这样的装束够我挺过一个冬天。毕竟,厦门的冬季柔和,虽然时不时有海风,但低温很短,温暖很长。对于南方长大的孩子来说,“冬季缺雪”早就习以为常,每当电视剧、新闻里出现下雪的画面时,我都觉得那些是发生在另一个星球的故事。
来到上海的第一年冬天便看见了雪,虽然不大,但对我来说也算开了眼。今年,上海飘起了鹅毛大雪,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连冷都忘了大半,欣喜的同时又感到幸运,在四季分明的城市生活,仿佛人生体验都变得丰富起来。
不知不觉,来上海6年有余,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每一项都以意料之外的方式发生与发展,我一度找不到自己的节奏。然而,对这段旅程,我始终充满感激,甚至觉得自己应该更早一些来到这里。
诚然,向往的上海在现实中让我有想吐槽的冲动,但作为“外来人口”中的一员,每每读到“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之类的文章,心里都很困惑,这些文章的作者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的想法真的是大多数人的心声吗?我承认,曾经的我对个人发展、价值归属这类问题都比较随意,但我一直觉得相较于我的家乡,我的生活在这里。
城市里霓虹灯闪烁、人来人往的画面或许让人晕眩,但我相信这并不是吸引一代又一代移民来到这里的理由。初来这里时,真正体验了繁华中的寂寞,虽然听起来有点冷,但我恰恰觉得这是这座城的可爱之处。人和人之间有种礼貌的距离,可以靠近也能远离,可以亲密也能陌路,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生命体,不必承受与生俱来的捆绑、背负不可理喻的期许。
哪怕是将来离开,这几年的自由自在也是一种快乐吧。来沪之初,一个人租房子、找工作、加很久的班,经历了别人口中的“辛苦”,但“辛酸”好像并不多。我承认我也曾脆弱,深夜打开空空如也的冰箱,发现连一瓶可以加热的牛奶都没有的时候,心里的那根弦瞬间崩断。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觉得自己像只自由的小鸟,虽然飞不高,但依然对云朵上的天空充满渴望。当家乡的亲戚朋友问到我独自来上海后的生活,我回答“还好”时,他们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许他们觉得我逞强吧,可是明明没有多辛苦悲情给谁看呢?渐渐地我也不在意了。
“吾心安处即吾乡”,当我看见这句话时,刹那间明白了漂泊日子带给我的安定感,我在另一座城找到了安放自己的地方。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我是来上海“奋斗”的,我觉得我的生活就在这里,在这座烟火气的城市,我对一切都很陌生,也对一切都很熟悉。这里或许不是我的终点,但终点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哪里。漂泊的日子没有那么多眼泪,相反,想到自己曾经“仗剑走天涯”,心里就有种放肆的快意,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个这样想的人。
“逃离北上广”文章中那些有点悲情的有志青年离我有点远,我甚至一度怀疑他们是被杜撰出来的。成人世界的一切都暗含着价码,生活的艰辛不是换一座城就能解决,你在北上广遇见的瓶颈,回到家乡依旧是绕不开的难题。同样,在你的故乡活得悲悲戚戚,我不认为换一座城市就会使你脱胎换骨。
如果你相信来到都市就能改变命运的童话,那就继续相信吧,别最后哭哭啼啼地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如果你认为回去有车有房有朋友,那就硬气地回家吧,别最后借酒消愁感慨“当初如果留在那边现在肯定不只这样。”讲真,我不相信那些你曾经做出的选择没让你快乐过。
“独在异乡为异客”“漂泊异乡”这些诗词总给人有一股扑面而来的萧瑟感,可是现实中的伤神真的那么伤人吗?或者我们只是习惯性地让自己落入一种情结中自我满足?当你获得更高收入、更多机会的时候,高压孤独是你的代价;当你享受着熟悉事物的环抱,一成不变的无趣是你的代价。所以,既然大家各有甜蜜与辛酸,请不要把个人选择注入太多悲情的元素,把它当作战略选择就好,多留点力气,后面还要制定战术。
如果我们选择某座城市的原因仅仅是出于喜欢,或许就不必在求而不得与得而不求中摇摆不定。
上海的雪停了,太阳散发出稀薄的热量。我喜欢冬天有雪的城市,看见雪,我觉得心安。上海的冬天有雪,而我的家乡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