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传习录(0258)号
俺师父王金宪教导我说:“上工治未病。”
两年前,我是一个最普通的妈妈,,但因为儿子的青春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网瘾厌学叛逆一个都不少,所以我才开始了求学之路。
一路走来,我觉得等孩子出现了问题再来学习,想办法纠正,实在是太难了,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孩子不出问题,或者不出大的问题呢?我想我这几年来育儿感受最深的心得就是: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另外《黄帝内经——灵枢·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上工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说到上工治未病,不得不说说神医华佗的故事。
华佗和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医生,大哥治病是在别人还没有感觉到病痛的时候,二哥治病是在病人稍有病状的时候就能认准病因并加以治疗,华佗说他是在病人的病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时才发觉和医治,所以他的大哥是上工,二哥是中工,而华佗充其量只能算是下工了。
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预防重于治疗,那么在家庭教育这个领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如果我们知道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规律,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育儿将成为一件最幸福快乐的事儿。
总结那些问题孩子出问题的根源,我觉得很多都是这样的情况:缺爱造成了孩子强烈的不安全感、在恐惧的心态下,孩子严重缺乏成就感,孩子为了引起家长或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就把自己变成了问题孩子。
当然孩子出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我接触到的孩子,在开始不了解情况的时候,觉得孩子的问题特严重,等了解了以后才发现,好多的孩子内心都是空虚寂寞的,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父母却不在孩子身边,没有身体和心灵的陪伴,让孩子的内心从小缺爱,进而充满了不安全感。
师父说,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难以弥补的,而陪伴带给孩子的是无与伦比的爱,一个心中充满着爱的孩子必定是快乐和幸福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怎么会厌学、怎么会不愿意回家、怎么会不孝顺父母、怎么会不听话、怎么会去网上社会上结交那些不靠谱的朋友?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有养生意识,真正去养生的人不多,我们知道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却不知道如何去描画。
所以我觉得,养生,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先停下你乱画的那只笔,然后找一个真正的画师,让他教会我们如何画出一副如《向日葵》般的不朽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