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这几年走了一些城市,尝了一些当地特色。不知道为啥,尝完之后最思念的还是家乡的味道
14年去了深圳工作,对于一个吃惯了酸麻辣的西南人,初到深圳怎么也适应不了加了红薯叶的猪肝汤,肠粉和早茶。
记得有一次下班回家,感觉全身的细胞都在渴望喝到一碗米线。于是就找了一家叫云南过桥米线的店子。上来之后发现味道相差甚远。但也算缓解了味蕾饥渴。
如果要问我回到昆明第一件事是什么?那不用说,一定是去吃一碗小锅米线。
10年上大学,那时候的我还不喜欢米线,但在昆明上学,久而久之就习惯了这个味道。谁能想到,离家这么久,米线成立想念的家乡味。
现在的我习惯隔段时间就在网上买做好的干米线,在家自己煮。
离开土生土长的地方已经10年有余,按理也该习惯了这里的味道,但前一段日子,自己怀孕了,离奇地想吃家乡的味道。而且那种想吃不是想吃一种具体的食物,就是一种味道。
我相信人这一辈子,口味会变来变去。比如之前喜欢酸辣,吃久了会喜欢香辣,或者麻辣。但总有一种味道是你最喜欢的。
15年,我们和一个西安的同事去丽江旅游,我们当地人很喜欢吃腊排骨。于是我们还特意邀请西安同事一起去品尝。结果她尝了一口,妈呀。她一下子接受不了那个味道。
我们几个当时还挺疑惑的,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说接受不了呢?
然而,当我自己初到湖南,品尝了朋友家的一道“墨鱼炖鸡”我瞬间理解了当时那位同事的味觉。我当时觉得吐了不礼貌,含在嘴里实在难以下咽。并不是菜不好吃,而只是自己不习惯这个味道。
说到味道,不得不说“鱼腥草”,这也是很多人最不能接受的味道之一。但西南地区的人很喜欢吃。
现在想想“味道”着实有趣,可能我们上学的时候总觉得我吃的别人也吃,我不吃的可能别人也不喜欢,等出社会,接触的人多了,才发现能“吃”到一起多么不容易。比如我们家,我接受不了麻油的味道,我喜欢芹菜,但我先生受不了芹菜的味道。我喜欢吃香菜,他妹妹完全受不了香菜的味道。
所以越来越能体会那句“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重量。如今的生活节奏很快,可能很少有人能够花上一点时间为自己做一道喜欢的菜,但如果当你特别疲惫,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一道家乡菜肯定能治愈忙碌一天的你。不知道为什么食物有这种神奇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我们爱美食的原因吧,不仅仅只因为味道。
写在最后: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最喜欢吃什么,离开家乡一段时间,你的味蕾一定会给你答案。
因为听太多,你知道我在哪哪哪那段时间,我特别馋什么什么了
味道,不仅是机体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生活最大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