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结构图
定义
功能结构图就是以功能模块为类别,介绍模块下其各功能组成的图表。我们按照功能的从属关系画成图表,图表中每个框统称为一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根据具体情况分成大模块和小模块,最小的模块可以是一个程序中的每个处理过程,较大的模块则是完成某一个任务的一组程序。
作用
- 梳理需求,对整个产品页面的功能结构有一个宏观认知,防止在转化后出现功能缺失
- 绘制过程中帮助PM逐渐理清产品功能模块的构成
- 交给开发评估工作量的参考
步骤
- 梳理业务流程,找到主功能
-
产品设计阶段
- 主功能是产品在完整业务流程中的各个核心功能模块,从流程中所涉及到的功能需求提炼出主功能模块
-
提炼后再通过业务流程走一遍防止遗漏
-
已有完整产品
- 参考产品Tab功能模块找出主功能
- 如果一个次级功能模块反复出现在不同Tab模块中,将其作为主功能,如微信中的搜索模块
- 拆解功能模块,细分子功能
-
绘制思维脑图
信息结构图
定义
脱离产品的实际页面,将产品的数据抽象出来,组合分类的图表。重点是梳理具体页面及页面的字段信息
注意
- 信息隐藏在功能之后
- 信息结构图脱离于功能、页面、交互,与页面交互没有关联,同一个信息,不同功能的多个页面都有可能会用到。例如微信中好友名片信息,其中包含的姓名、头像、备注昵称等字段,分别出现在通讯录列表、名片详情页、社交资料等多个页面
作用
- 帮助PM梳理信息组成,避免信息内容冗余混乱残缺
- 作为开发工程师建立数据库的依据
步骤
- 罗列信息结构
此时不需要深入考虑产品界面功能,信息结构但考虑有面向前端也有面向后端,具体视产品而定。
- 分析并抽象信息主体
信息结构图是描述信息主体的,一个功能可能有一个信息主体,也有可能有多个信息主体,但通常不会很多,例如目前移动app的各个功能是围绕底部导航tab数量展开的,在绘制的时候往往把底部tab做成主体,其余信息囊括在其中
- 梳理信息字段
不是所有的信息字段都要绘制到信息结构图中,是否要被抽象成信息字段,取决于业务和功能是否需要它们
总结
产品设计阶段,经过需求收集和分析,首先要根据需求,将需要的功能大致罗列,输出功能结构图;
功能结构图成型后,根据产品形态大小,业务是否复杂,产出信息结构图;
结合两者,将功能和信息向着页面和展示方向靠拢,每个动作进入哪些页面或窗口,相应展现哪些内容,产出产品结构图,指导原型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