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油纸伞,见证了许仙和白娘子的断桥相会,也陪伴了雨巷中那位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浙江余杭,素有“油纸伞之乡”的美誉,其纸伞制作的历史悠久,上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历经200多年的时光,当绝大多数人已经用惯了钢制骨架伞而将油纸伞视为“文物”时,在余杭瓶窑镇的一个乡村中,有一对爷孙,仍在坚守传承着古老的油纸伞制造技艺。
爷爷刘有泉,今年73岁,对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感情。1982年,为了发展村里的经济,也为了让家乡的油纸伞能继续传承下去,刘有泉徒步几十里山路,专程从外地挑回100个伞骨,打算制作油纸伞。但因为技术、政策等原因,再加上当时钢制骨架伞在市场上的兴起,油纸伞事业并没得到发展。刘有泉将100个伞骨默默地保留了下来,也至此在心底埋下了一份遗憾。2006年,年过花甲的刘有泉又再度萌生出制作油纸伞的想法,随即便召集一批老手艺人重新开始。
油纸伞的制作工序复杂,从最开始的作料、劈骨到最终成型,总计要经过72道工序。不同的工序得交给不同的手艺师傅,一般来说,每把油纸伞至少需要5、6个人协同才能完成。大部分的手艺师傅平时还有别的工作,但只要有订单了,大伙儿都会尽量抽空,在需要自己的那道工序准时出现。除了老一辈手艺人,刘有泉也招收了一批学徒,孙子刘伟学算是其中最年轻的。
2014年,刘伟学大学毕业,原本学习设计专业的他,在尝试了环艺、室内设计等工作后发现那都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向。自小受到爷爷的熏陶,加上本身热爱自由、对传统文化也很有兴趣,刘伟学在毕业一年后,回到了家乡余杭的祖屋,开始潜心和爷爷学习做油纸伞。起初,刘伟学的父亲并不支持刘伟学回到家乡从事老一辈在做的事,但看到儿子每天从这个村的竹林跑到那个村的山沟沟,专注地研究起了油纸伞,父亲才慢慢转变态度。
因为成长环境、想法不一样,刘伟学和爷爷等老一辈手艺人对油纸伞的制作及发展存在着些许争议。老艺人觉得伞能撑就行了,而刘伟学则坚持要做一些改良和创新,包括在外形上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结构上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把伞做得更精致、更便于携带等。2015年,刘伟学和几位国内外设计师共同制作了一把直径长达3米的户外伞,惊艳亮相巴黎M&O时尚家居设计展,将油纸伞从中国杭州的一个小镇推到了全世界的面前。在保留油纸伞传统技艺的同时,为民族风格注入时尚元素,刘伟学希望中国的好手艺、好设计能真正被世界看到。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中,手工艺是弥足珍贵的瑰宝。古老的传统技艺并不惧怕现世的碰撞,只怕无人传承。但仅靠老一辈手艺人用岁月与情怀留守,终究是无法抵挡传统消逝的脚步,唯有薪火相传,并在传承中创新,为古老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才能真正留住技艺,不致湮没于历史的车轮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