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首场观影,献给了《我的姐姐》。
首先冲着的是张子枫,真是爱她的这样颜啊。少年与少女感兼具,既可飒气十足,亦可甜而不腻,笑起来越发像黄老师说的日剧女神山口百惠。
其次是她的演技,00后小花里,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她的作品真的最抗打。同龄次演员里面,不尬吹颜值和演技的,太少了。
最后是影片主题:姐姐,并且加了前缀“我的”,瞬间带上了某种不言而喻的色彩。
“长姐如母”、“扶弟魔”,摆在头顶的无形道德枷锁与现实境遇,让曾经历过,或正经历着相似遭遇的“姐姐们”身受感同。
电影最后结局画面里:安然低头紧盯着那份承诺永不相见的领养协议,双眼越发模糊;一面落地窗之隔的弟弟安子恒,在走廊里看似愉快的玩着新父母买的新足球,眼神却不由自主的往客厅瞟。画面定格,时间静止,最后安然摔下了手中的笔,焦急的奔跑向弟弟,递给他那支自己新买的礼物足球,拉着弟弟一同跑出了豪华的小洋房院子...
安然和弟弟怎么样了?她最后去北京了吗?还是,她牺牲了自己的梦想?
尽管是个开放式结局,许多人仍表示意难平。
据说,电影是有原型的。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个女孩,21岁时,父母不顾她反对生下来一个弟弟,不久父母意外双亡,抚养的责任看似自然的落在了她肩上。最后,她变卖了父母留在她名下的两套房产,把弟弟送到了农村一家农户中寄养,自此断绝了关系。
心情沉重的瞬间有种窒息感。都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现实中的那个姐姐,如果她如电影中的安然一样,有着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规划,要在一个成家立业的美好年纪,追逐自己的人生价值。那这么多年过后,送走弟弟的她,过的怎么样?
影片里每个角色都很立体,矛盾的,挣扎的,对立的,自我和解的。这不就是平凡世界里每个小人物真正的样子吗?
那些被大肆放出宣传,在影院泣不成声的“姐姐”画面,除了酸楚往事上心头,年少无处释放的委屈袭来,更多的是不是当自己走了更多的路,历了更多的事,更能切身体会,那种生活的现实感,无力感,撕扯感。
弗洛伊德说:人的创伤经历,特别是童年的创伤经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悲惨的童年经历,长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满,心里都会有个洞,充斥着怀疑、不满足、没有安全感。
安然的父母,想满足生一个儿子的愿望,所以伪造她先天腿脚残疾的证明,不料穿着裙子转圈的场景被上门调查的工作人员识破真相,遭来父亲的一顿毒打。父亲追着打,母亲抱着拦。童年里至少还是有温暖的场景的,她吃过母亲包的肉包子,享受过与母亲的嬉闹欢愉...
安然遇到的父母,夹带着人性的过分自私,却又不全然一无是处;这或许是她为何一直在挣扎,有恨,亦有爱。
在那个大雨天,安然独自在父母墓碑前,痛哭解释:车祸那天,想值班结束后再给你们回电话!我只想证明自己,你们的女儿也能让你们骄傲!
这是不是,她人生第一次的柔软下来,开始剥离坚硬的外壳,开口为自己解释呢?
期待的拥抱没能得到,渴望的温暖也无法获得,她成了亲情教育缺失下的牺牲品。所以,在外人眼中,在与同事,与家人相处中,过于理性,过于透彻,甚至有点“冷血”。别人给不了,那就自己练就金钟铁甲。
她要考研,她要去北京!可是,去北京,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逃离吗?
在不得不承担照顾弟弟责任的日子里,两个“受害者”慢慢靠近。在本该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亲情教育,因为意外的相聚,他们彼此摸索着自己学习。
弟弟何其无辜,莫名奇妙都不知道有个姐姐,这到底是什么角色?从被宠上天的“小霸王”:爸爸说这个家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你必须听我的话!到最后,为了姐姐,主动联系领养家庭,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寄养。
不知道究竟是人的本能,还是本就一直深埋在安然内心某个角落,那份对亲情的渴望,让她从弟弟这里,接纳、释然。
“童年创伤论”,这个20世纪早期就过世的医生提出的理论,打开了一扇新的理解人内在世界的大门。只不过,历经百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依旧原封不动的被我们继承,大肆推崇。无数父母胆战心惊,应对自己孩子生命最初的成长时期。“为人父母不经过考试,实在太可怕了。”甚嚣尘上!
影片中安然与舅舅的最后一幕,舅舅说:到底是我欠你的,还是你欠我的?
中国式的家庭,中国式的亲情,撕扯之下难以割裂,越想逃离就越渴望拥抱。如何走出童年的伤害?或许真正放下心扉,给自己机会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治愈成长的伤疤吧。
这不由得让我又想起了赫本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最后一幕。
Fred与Holly准备就此分道扬镳, Fred拉着汽车门在大雨中对Holly说:
"你是个胆小鬼,你没胆量,你害怕承认“好吧,生活确实如此”,人们坠入爱河,互相属于彼此,因为那是每个人获得真正快乐的唯一机会。你自诩自己是个自由自在的人,桀骜不驯,你害怕有人把你囚于笼中,但是,亲爱的,你早已被困笼中,你自己一手造成的。不管在图纳,德克萨斯还是东边的索马里兰,它都紧追不舍,因为不管你去哪儿,你站起来然后自己又跳进去。"
爱情、亲情、友情...人生的枷锁,何其多?就像姑妈的套娃,一个套一个。而我们,也总是不断面临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