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做了事以后不总结,基本等于没做。遵教导,以后要养成总结的习惯。
现在分享下给母亲今年艾灸的案例:
母亲年龄是60岁。身体状况:多年的胆囊炎,胃病、血脂稠。去年因为心脏不适住过一次院。住了大概有一周,做了全项的彩超,有肾囊肿、胆囊炎、轻度脂肪肝、双侧颈部动脉内中膜增厚并多发斑块、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全天心电图未发现异常、医生初步诊断冠心病。住院一周的治疗:吃了一些药物阿司匹林、曲美··,注射了磷酸肌酸营养心肌、益气复脉等这些注射液,医生让做进一步心脏内造影,我和母亲都选择不做就出院了。
我和母亲都清楚身体不好的病因就是家庭问题、她心情长期压抑,生了一场大气,一直没过来。我平时经常给她电话,但那一次大气,我知道我开导也是无用的。后来带她去了线下,经过大师兄们的照料,主要是在那个氛围她感受到这样一群人很有意思。回来后,心理的问题已经开了很多。
去年冬天隔一段时间基本都给她艾灸,我记忆中从年轻妈妈经常胃不好,她胃口部位有很大的硬块,从线下回来之后,艾灸之前先给她揉然后小周天艾灸经过两次艾灸硬块基本没有了。
母亲饮食又清淡素食,河南吃面馒头较多。因为血脂稠她基本不吃肉蛋奶,寒凉的东西夏季特别嘱托了她,她除了一日三餐很少吃其他食物,今年胃病一直都没犯,胃口也很好。心结散开了很多,入冬过来郑州这边,我看到她状态很好。她在家经常活动,和邻居经常聊聊天心情也好。
在这边有半个多月,送完小侄儿上学基本就在家坐着,前几天感冒她当时没告诉我,过了两天给她电话才知道。跑过去,她才说昨天晚上咳嗽的厉害。上半夜咳,咳的睡不着觉。如果我没坚持过去,她可能就去拿药了。我给她呼撸下后背,大椎处又有一点硬,肩胛骨区域都比较凉,拂去皮肤表面温度之后感受左边和整个中焦侧面部位是比较凉的。不如上次给她艾灸时候感受到的状态好。夏季灸的频率也少,艾灸了三四次,每次电话问身体,她都说很好。
艾灸之前先确定了身柱天髎等穴位的位置,一边灸另外一只手边在穴位处感受,走的很慢,手没有感受到温的就定点灸,顺着小周天下来,最后足三里太溪穴等收。然后教给她按揉了肺经的云门中府,尺泽孔最(特别疼),嘱托晚上咳的时候按揉。
晚上十一点问哥哥母亲是否咳嗽,他说到目前还没有。第二天电话,妈妈说咳嗽已经好了一大半,一点多还是醒了稍微有点咳,她就按揉穴位,止住了,按揉还挺有效。之后问,咳嗽基本好了,就还是觉得全身没劲儿。
隔了五天又去给她她扎针,灸了一次。这次主要是和她聊天,河南这边老人的状态基本都在帮儿女带孩子,不说两代的观念差别,就是生活方式就很多不同,这样的现状,第一增加了家庭矛盾,摩擦多;第二老人健康状况更不好,该保养身体乐享天年的时候没有老而乐。再有的不孝顺的状况让父母更心寒吧。
我给她聊了下,这个阶段她目前就保护好自己身体这一件事。她心疼我奔波,也自然会好好的照顾。后来仔细想了之所以父母还会心疼我就是自己过的没有让她放心。
自己需要提升的很多;之所以没有老而乐,是因为人生的每一阶段没做好该做的事儿。一到三岁,好好的感受父母的呵护与爱;三到六岁,像一棵树,好好的扎根。学习黄帝内经保护好身体的成长;学习站坐卧吃饭稳稳的扎根,养成生活习惯,学习正确的认知。如果能竖立奋力向上生长的意愿心与笔直的生长的基础那就算很好完成这个阶段的成长了吧;六到十八岁,如果前面打好基础,学习知识技能就会容易很多,剩余的精力可以慢慢了解自己的特质,把三到六岁学到的正知实践,身体体悟,再不断的修正。这个时候基本的一个小树苗长成了。十八之后就不断的学习修正,做事情去练,积累够了。到老才能老而乐吧。正好自己是一个三岁多孩子的妈妈,给自己一个警醒与梳理。
昨天冬至,天气不好。问母亲身体,她说很好了,腿上也有点劲了。每次艾灸,母亲都说这一年多,如果不用老师艾灸调理,不知道身体成啥了。很惭愧自己学习不够努力,即使这样母亲一年多没有去过医院,基本没吃过药。这样的状况,自己不仅仅没有花很长的时间与精力陪母亲折腾医院,更重要的身体状况在好了。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一直受着学社的恩泽。感恩老师!感恩师兄和学社!以后要慢慢的改,不给自己说忏愧的机会-----------屯蒙学社 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