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的故事在生活里
对于弹琴的人而言,一个要点,是能弹出琴曲的故事。
琴曲的故事在哪里?我认为并不在别处,恰恰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耳鬓厮磨的生活中。
我认为所有琴曲呈现的,都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以及这日常生活的河流里,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体验和审美经验。
古代文人对土地、对生活的草木砖瓦、人情世故,怀有一种特殊的牵挂,令人牵肠挂肚。生活的出出进进、生老病死,令琴人敏感的心灵领教了生活的厉害,品尝到了命运沧桑的况味。这况味被长久含茹着,经过时间的暌隔、世事的碾磨,最终成了琴曲。
拨开古琴的雾霭,寻找人间的味道
中国人的情感经验,多幽微曲折。隔着窗子听雨,独上高楼看月;阑干倚遍犹慵去,几度黄昏雨;雕花的屏风后面,环佩叮当,却不见伊人。这种生命姿态,是自唐宋以来,千载之下,最中国的日常生活。
我认为古琴曲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跟我的人生态度有关:包容,隐忍,克制,内敛。“蛾眉婉转,独上高楼,倚遍阑干,天涯望断。”千载而下,那些精神因子在我们的血液中一代代积淀下来,成为最令我神往和沉醉的生命姿态。
古琴曲作为中国传统叙事的承续,能让我拨开时间的雾霭,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窥见了生活的某种真相。
日常的生活,是琴曲的血肉
琴曲中有些中国人最日常的情感和生活,那里的世道和人心,是我们曾经的旧梦。每个人琐碎的烦恼、卑微的心事、细小的喜悦和忧愁、不着边际的白日梦,都隐藏在琴曲背后的故事中。
而在生活的细节里,有着中国文化透出的活泼泼毛茸茸的质感,它们有体温,有刻度,有烙印,是有血有肉,饱满鲜活的。因为这些情感是来自我们生长的泥土,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弹琴者要弹好琴,就要能发现、描摹这种感觉,以中国的美学方式,弹出隐含其中的人间味。
“釆中国风,弹人间味。”这是一个抚琴者的理想,或者说是标高。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