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说明文《苏州园林》,读书的时候就想什么时候可以看看苏州的园林。工作以来趁着疗休养,有了亲近园林的机会,正好带着叶圣陶先生描述走进了拙政园之狮子林,
小编一听“狮子林”就在想是不是古代人在家放养狮子故称“狮子”林。来了一看我明白了,这不是动物园。哈哈哈,看着门口“狮子林”的怎么是“師子林”导游给我们介绍说:这里因为住着一位比较有名的禅师。所以也叫師子林。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師子”又名“狮子”🦁️,怪不得老师动不动发脾气,原来内心深处都住着一只小野兽。
话不多说,还是进去看看吧。叶圣陶先生的描述在门口时看不到的。什么什么走廊回旋,什么什么亭台水榭。一览风貌!
高门大槛。主人家的门第可想而知。两侧书法门联也不透出淡淡的文艺气息。
大堂明亮宽敞,主客分明。客为西边视为稀客,主在东侧为东道主。高堂上坐,谦恭有礼。背有山水左右为屏。展示着主家的背有靠山,左右逢缘。
江苏吴地官宦商贾云集,大家大户谁不是三妻四妾,姨太太。想想小编都在那意淫了。哈哈哈。入室之屋皆为女眷。美人在塌,何其美哉。但因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生长男子者才有卧塌的权利,主持一家内务。小编虽然不像古人大男子主义者那样行事作风,也绝是个可爱可亲的小男子。哈哈。扯远了。言归正传。继续看看园林。
整个院落前后错落有致,灵璧石,太湖石。在院内互为映衬,池塘流水平添灵动。也是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描述的所差不多。差的现在的游人确实很多。灵璧石是安徽的,既然江浙相连主要还是“太湖石”讲讲:太湖石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
有山有水有鱼,静态,动态不拘一格。像极了南方姑娘的“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所以北方园林大气对称像个彪形大汉的话。南方园林的小家碧玉更是楚楚动人啦,
丝丝入耳,婆娑竹影。静心宁神,忘其忧郁。园林一角足以让人惊叹。
流水帐记到了第二站护城河和盘门。小编作者游船游览护城河。听着苏州的评弹小调。好听的吴侬软语。听的是耳鬓厮磨。
来到苏州就有人说到盘门三景。一部白娘子造福了多地。哈哈哈。也有不少电视剧来此取景。什么西游记,红楼梦。都取过景。
盘门三景之一瑞光塔。佛家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宝塔。意思就是救人一命的功德比造一座七层宝塔的业绩还要高。登塔入云,环绕行走。祈愿万事圆满。楼梯设计小而紧凑每上一层躬身而上。以致潜心礼佛。低调做人。处事稳重。
苏州古时是吴王治理吴国的都城所在。经济繁荣。为了保护古时吴国利益修建不少城墙城门。
苏州,姑苏。为抵抗外敌修建的城关要塞。不断的运用地利杀伤敌方有生力量。小编的思绪拉回了古战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虽然这是秦人战歌无衣也非常应景。这古迹斑斑的城墙也向我们说明再坚固的堡垒也会丢失于无德的君王。孙子和伍子胥所建立的姑苏大城被夫差的失德沉溺美色而失去了防御作用。留下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典故。
千好万好。不如家乡的景好。明日归途,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