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随笔

网图  侵权删除

1

在圣人眼里,凡俗之人都是有病的,都是需要被拯救的,但是凡俗之人不知道自己有病。

圣人知道自己有病,所以无病。

2

什么是真正的健康?身心灵合一,才是真正的健康。身心灵不能合一,就会有缺憾,就会外求,以此获得弥补。

两个身心灵完全合一的人建立关系,不是因为彼此有所求,而是为了分享爱,是为了成就彼此。他们可以相依,但绝不会相互纠缠。

身心灵合一,即是内在完整,这样的人很少。

3

当一个人的头脑被固有的观念束缚了,就很容易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

4

当一个人的思想完全处于开放(也就是放下了自我),没有什么不能接纳的。

接纳,是不排斥,但不等同于认同。接纳的前提是看清。

5

所有的事物只是存在,没有绝对的好坏。

6

真正能够甘于平凡的人,确实可贵。但是,很多人不想平凡,想要出人头地。

平凡,并不是碌碌无为。

7

哲学,宗教,科学,都是站在各自的视角认识世界,难免打架。

佛法是圆融的,涵容一切,不存在和科学、哲学、宗教打架。

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属于佛法。

8

看书是获得他人的思想和经验,不是智慧。能够为自己所用,解决问题,才能变成智慧。这种智慧叫后得智。

静能生慧,这个“慧”是先天本有的智慧,也叫根本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所有的挫折和失败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调整生命航向的,好让我们的生命之舟始终航行在正途上。 2 一个人可能会因为一件...
    陶语阅读 555评论 8 15
  • 1 人们都是活在记忆中的,记忆就是标签。没有标签,人们无法识别事物。但也正是因为有了标签,分别心就出来了。智者善分...
    陶语阅读 469评论 7 11
  • 1. 看一个人的朋友圈确实可以观一个人,它就是一扇窗。 说“您”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与年龄无关。 心其实是没有年龄...
    陶语阅读 811评论 4 24
  • 1 思想就是一个人的见地。见地有正见和偏见。正见充满智慧。偏见源于狭隘的自我。很多人被自己的偏见所困,心灵不得自由...
    陶语阅读 660评论 5 18
  • 1 你的世界就是你的心,心即世界。要改造你的世界,就要改变你的心。 2 心灵的喜乐来源于内在的和谐有序,苦恼则来自...
    陶语阅读 1,483评论 20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