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二次读《我们仨》,印象里只有杨绛先生在书中最后感叹的那句:
世间好物不长久,彩云易散琉璃碎。
彼时第一次读,是在一年前,尚未出国念书。看这本书的情味也不像现在这么浓。我尤记得初初读这本小书的时候很是喜欢开篇《我们老了》。
我看过很多本散文和小说,开篇各有各的精彩和技巧,唯有这篇朴实得让人惊讶。大约是因为人每一个阶段写字的笔墨不太一样。好比我自己吧,当年作创作,因了文章的结构和标准,总是忍不住炫技般地堆砌好看的遣词造句,把华丽的隐晦的词都写个遍才好。如今离开了青年时代,便懂得什么叫做“少年不识愁滋味”,人们经历过故事之后,才会明白朴素的好处,因为生活的本质与写作的本质一样,萃取到最后应当是大道至简的。
杨绛先生在九十多岁时落笔写《我们仨》,自然已经了解到了“人生如梦”,唯有将梦写得清晰而朴实方能真正去触及情感的深处,而人生的最深处,长达万里的孤独,杨绛先生看得明白,爱人无法感受你的感受,亦无法与你长久的陪伴,唯有自己的灵魂最懂的自己的处境。
一个人经历过生离死别,生,老,病也经历了,只有死劫还未过的时候,看待聚散就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了。书里让我感到最特别的是第二部分,这一部分描写的是杨绛女儿和先生分别在离世前的最后一段时光,按理说,人们对于至亲至爱离别前时光的回忆应该是充满难忍悲痛的。但我倒是读出来了许多聚散里的豁达。
而这豁达,是因为我猜书写的本身就已经抚慰了人的伤痛。一直觉得写作也是件极其偶然的事件。因为莫说长长短短的人生里,每天发生的事情都不尽相同,单说一日之间,人的感受就千变万化。所以笔下的情景,也会随着情绪的起伏疏朗或紧凑。写出来的文字,何尝不像遇到的人一样,极富戏剧性呢?
我记得我又读杨绛另一篇《将饮茶》里面的句子,她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书写是她性之所性,也是她疏朗的源泉。好比人们常说,有时候你的第六感觉冥冥之中就已经知道你自己是谁。这与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又极富联系。所以又看到杨绛描写圆圆的童年时,就感到长大以后很多事情,小时候就注定了。比如说,我的一个好朋友从小的时候开始就喜欢画画,喜欢涂鸦。我小的时候也喜欢画画,但更喜欢写作和古诗,我们都热爱文化和艺术。所以我们会感到灵魂特别相似,总有种志同道合的感觉。我的另一个朋友,又很有数理的天分,她严谨而聪慧,和我很互补,和她一起工作,我又对不是很擅长的数理产生了兴趣。我很喜欢这种将人文和科学结合起来的感觉,这让我感到美感都是统一的,而工作本身就是最大的快乐。
工作也好,写作也好,人们用此来抵御无常和孤独,用此来防御心灵世界的虚无,用此来化解聚散带来的不安和伤痛。而正因此,我们弄清了生活这座高山,慢慢向“至人”的境界去修炼。所以《论语》里才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们仨就是家,这本书概括起来就是这六个字。
我读着也会想到自己的家,尤其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人们容易忘记修炼自己的灵魂,容易浮躁,容易焦虑,容易攀比。读到这样的书就会觉得温馨而心安。最好的人生不是名利堆出来的,也不是媒介或者他人定义出来的。最好的人生是有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度过一生。一如花匠爱花,农人爱树,惜书的人懂书,我们自己去寻找到这一生热爱的东西,并为之倾尽一切,成为最好的自己。
而家人是我们携手一生的同路人,从杨绛笔下,有时我觉得钱钟书可以是杨绛,钱瑗可以是杨绛,杨绛也可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因为这家人的灵魂颜色非常相似,有相同的底色,也有自己各自的本色。人这一生遇到灵魂底色相似的人已经实属不易,能有幸成为家人更是一种特殊的缘分,我相信这种幸运不只在书里独一无二的一份,我们每一个人仔细想想与父母子女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瞬间都是属于自己的一场奇迹。
攸凝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