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无用之用,叫人欲罢不能

关于美学,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讲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即人需要两种心智的培养,一种是重逻辑、重理性的哲学科学思维,另一种是重艺术重感性的美感创意思维。

但我们目前的教育,多偏重于科学在生活的应用层面,即实用技术和实物制造能力;但在人的感性素质,尤其是美学教育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缺失,使众多社会产物只强调实用主义而忽略感性体验。

就好比某些整齐划一的城市建设,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景点过度商业化,甚至还有很多丑出天际的建筑物一直杵在我们的城市里;事实上,这恰恰体现了教育的偏颇。

由此可见,如今真正稀缺的是懂艺术、懂美学的人才;想想那些创意十足的作品,往往更能打动人心,且令人趋之若鹜,这正是体现了美学传达的意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祥龙,在其著作《中西印哲学导论》中感慨:现代中国人的美感非常洋化,虽然在多媒体创作中有许多古代题材,但这种努力并不会让人产生强烈的美感,尤其是华夏式的美感;实际上,大多数创作者并不知道中国古人的美感是何等模样,只能通过情节或形象来吸引人,根本达不到令人心动的美感境界。

所以,本书深度解析了华夏古代哲理、传统西方哲学、印度古代哲学之美论三种不同文化理念的美学特征,如庄子“天人合一”的美感,柏拉图“迷狂”的美感、康德“自由形式”的美感,《吠陀》中“梵我为一”的美感等等。

此外,书中还对中西印哲学传统的相互独立性、不同的哲理特点、独到的思想技艺和方法,进行了精辟地阐述;且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边缘性体验”,这种与主流世界观、方法论、总规律、科学的科学、批判理性等完全不同的哲学思想。

颠覆常态思维的是,本书不以西方哲学为中心,也不以其为唯一合格哲学,引用文本依据均以原著为主。就如张祥龙教授所言,阅读本书犹如经历一种野外求生的锻炼,既可跟伟大的原发性思想进行碰撞,也可在上下几千年的著作中撷取灵感。

一、哲学的含义和“无用之用”

哲学的含义是什么?从词源来说,古希腊人创造了philosophy一词,后由日本学者翻译“哲学”而来,此后一直被人所借用。

而哲学的体现,几乎都是与“边缘性”问题的探讨有关,它发生于一种半虚半实的境地,是超常态的理性手段,且对深邃的不可测及的,能够在广义理性中讲出一番道理,会加深我们对自身生存、世界的理解,而非只是激发感觉或信念。

如何理解?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就好比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原理;而引申到宗教或艺术,那就是边缘境的思考;如此,我们或许会发现投入生命的、动人的哲学。

事实上,人类从未停止对边缘问题的思考。

比如,在希腊人称哲学为“爱智慧”,它不仅含有深远的时间维度,帮助人类更长久地生存,甚至还能把人的潜能和谐地体现出来,让人活得更有幸福感。

这种“爱”,与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中的“乐”,有某种相通之处。

要知道,古代东方哲人早就发现,世上竟有一种东西会把人迷恋到不能自己:只要一接触它,就会被它带走,让人觉得人生一下子美好了起来;甚至说,当人沉浸在这种爱智慧的欢乐里,就如感受音乐般美好的旋律,会产生一种无以言说的深邃和美好。

这种终极智慧,或许可称之为《庄子·天下》中宏大精微的“道”。

如今,西方文化依旧横行天下,无论学术还是哲学,仍以其思想为根本;相比于汉语或汉字的思说读写之于西方哲学来说,“只能是中西比较或中西纠缠”。

但愿如我们所期望的,到了某个阶段,中国文化能强势复兴,用出自华夏思想的名词来改写哲学两个字;目前虽没有这种可能性,但还是要抱着希望与时偕行,在用好哲学概念的前提下,汲取令人奋进和启发的东西。

那么,哲学有何用?

如果与金融或医学等实用知识相比,哲学可谓是最不“实”用的学科,但正是这种“无用之用”最令人着迷;想想在你身处困境时,思考艰深问题时,或许就能感受到哲学的奇妙。

举个例子,颜回谈及孔子对自己的教诲,感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颜回越学越觉得孔子的学问高深莫测,越是钻研越觉得坚韧,且无法触及内在那松软的实在;它就在眼前,却要努力追赶,在将要追上时却又出现于身后,总是无法捉摸;其实,孔子的学问就在那儿,直观可见;但就是这种美好动人、欲罢不能,才体现了哲学的边缘性、惚恍性的奇妙美感。

所以,正因哲学具有无可预知的特点,它才可能是我们在艺术、宗教、科学穷根究底时的突破,它才可能发生在边缘性的想象中,其玄妙恰似“阴阳不测之谓神”。

二、西方哲学的源起和特点

哲学源于古希腊,受数学和西方语言的影响,令其呈现形式十分突出。

因此,希腊哲学在说明世界本原或实在时,需要依据一个确定的“什么”来作为解释形式,令其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世界;这就可以理解,希腊哲学和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为什么一直以推崇理性、贬低情感和身体的形式而存在。

早期的希腊人求知若渴,他们甚至会从当时更先进的埃及或巴比伦求学或游历;所学知识和技艺经其演变,令数学逐渐走向形式化:除计算之外,还会呈上一个形式上的证明,以验证答案之正确性,这也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说的“思维方式革命”。

譬如,希腊人创造了直观现象的最初的形式证明,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两直角,并指出了所有三角形的本性皆是如此;之后,形式化的本性也就成了希腊人眼中数学对象的本性;而数学证明,正好揭示了这种奇妙的内外沟通和回旋。

后来,欧几里德结合前人智慧著成《几何原本》,通过几条具有直观性的公理和公设推衍出所有命题(定理);此成就正是古人所谓的“科学的标准模式”,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而我们所熟知的“勾股定理”,在西方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这个数学现象也是毕达哥拉斯对先人智慧的逻辑证明。

毕达哥拉斯又因“数学关系”,推论出“世界的本原是数”的观点,对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和希腊人来说,这种“确定性”是来自神的智慧,他们故而相信,“数”中一定隐含着世界的终极真理。

虽然,东方人没有像《几何原本》和毕达哥拉斯这样的尝试和经历,但我们也有不逊于西方数学的《九章算术》,只能说东西方路数不同,无法做根本性的比较。

由此可见,西方哲学的道路,是从数学到数学形式感的自然语言,再到此种语言塑造的概念化系统,后经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等手段,构造出了不同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和处理边缘性问题。

这是西方哲学独有的特点,也是与东方哲学完全不同的地方。

简言之,西方哲学家们追求的是形式化的概念推理和严格论证,构建出以数学为上的科学化哲学系统,呈现了一个逻辑上、语法上和语义上清晰严谨的范式。

与之相悖的是,讲究“理式”的西方哲学家认为,东方哲学不过是一些玄之又玄的人生智慧和宗教体验;这种偏见,并非“存在即合理”,华夏儿女任重而道远。

三、中西印哲学关于美感的蕴义

对于西方哲学的偏见,张祥龙教授如此指正:中国古代哲学主流的“儒家、道家、中国佛学”,与印度哲学主流共享同一见地,即终极实在不可被对象化,不论是物质对象的对象化、语言表达方式的对象化,还是概念的对象化,这个终极实在又以“真善美的方式”,影响人类的生存意义和命运。(P413)

正因此影响,才塑造了东方文明、东方哲学、东方宗教独有的魅力。

所以,华夏儿女不必在西方的辉煌成就面前自惭形秽,我们的祖先不但不比他们笨,甚至还多了不少深邃的智慧。

张祥龙教授说,西方智慧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里基本终结了,尽管尚有神性主义的潮流,但就像柏拉图的“迷狂”说,难登哲学的大雅之堂。(P413)

何谓“迷狂”?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美的理式,犹如“知识就是回忆”学说中的一个奇变,其表达充满灵感、灿若云霞,洋溢着诗性般的美好;如此这般,美感就似灵魂在迷狂状态下对美理式的回忆,这是西方传统哲学中影响最大的美论

虽然柏拉图见地非凡,认为一入美感才能获得迷狂,或必须要靠迷狂才能进入美感;但他对迷狂的哲理性,却没有作出更加中肯的阐释。

到了华夏古人这边,对“迷狂”却另辟蹊径,就如孔子所热衷的乐感和诗兴,老庄所崇尚的玄之又玄和逍遥坐忘……中国古文化和哲理,讲求阴阳冲和、至诚时中;“天、道、性”之终极实在,以直接、互补和时机化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世界。

比如,《周易》对于终极实在的理解,是以阴阳为根,取象于爻,从“卦”中观大道,可见“天地取其位,日月照其明,北斗旋其星,夫妇合其德,父(母)子(女)得其亲”;这个天地人交织互动的世界,阴阳对生、五行生克、卦气回旋,可谓是生生不已;在一种自生维持的结构里,造就出了人生、宇宙的无穷表象,但又不止于表象,是具真正意义上的气象万千。

由此可见,中国美学哲理之曼妙,就在《周易》所示美感的“象”义里;古人讲究意象、意境、境界、滋味、气韵,其实是借“立象尽意”之几微,来领会大道、大美和神意。

由于东西方哲学、艺术的相互交融,又有了新的现象;西方现代诗人和评论家也开始推崇意象之美,就如艾略特所言:“意象来自他从童年开始的整个感性生活……一只鸟的啁啾、一尾鱼的跳跃……这样的记忆会有象征的价值,但究竟象征着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因为它们代表了那种我们的目光不能透入的感情深处。”

一言以蔽之,华夏哲理之美,是“A而不a”的表现,是去对象化和时机性的“美在其中”,是阴阳相交而生的气象和神韵,是主客分离前的终极体验。

而关于印度的美感迷狂,是存于潜印象的当场涌现里;如“味的品尝犹如花蕾开放,无须登上推理、回忆等台阶”,(P413)可见美感生于超俗的情由、情态和不定情的结合,迷狂体现于小我的丧失和超俗意境的边缘体验。

这种非主亦非客的美感,与中国美学一样带有时机性和动人处;比如,古印度人在《吠陀》中说的“梵我一如、缘起性空”,以及佛教的梵呗、佛曲和梵乐,如是而已。

不得不说,中印美学相比于柏拉图的美感迷狂,不仅存在着本质的不同,还有着更为独到而深邃的哲理阐发。

所以,中、西、印之“美”各异,却也有“美因其自身而动人”的相通之处。

四、结语

关于西方近代哲学,《中西印哲学导论》着重讨论了黑格尔之后,逐渐形成的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两种思想初始互为交集,后来却严重分裂。

如欧陆哲学包括了生命哲学,还有尼采、叔本华等人的唯意愿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现象学等等;而英美分析哲学的特点,是通过逻辑性的语法或语言来解决哲学问题,在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的著作中可见端倪。

此外,还有北美的哲学运动“实用主义”,活跃分子有皮尔士、杜威等人,这也代表了美国人的主要精神气质;比如,杜威的中国学生胡适,其宣扬的实用主义偏科学主义或工具主义;相较于杜威,缺少了有机的、动态和历史构造出的终极实在、社团价值、传统继承之特点,也即缺少“居中形态”。

以上种种,正是体现了西方哲学的局限性。

直到当代哲学家柏格森的出现,其《创化论》犹如一本新时代的“福音书”,唤醒很多人去思考“如何真正知觉到、思想到变易”,他把西方传统的“不变才是真实”,以及认识变化现象必须通过理式、范畴或逻辑论证的概念化套路,统统打碎了。

重要的是,柏格森还提出了7个代表当代西方哲学精神的观点:

1、以变易、运动、绵延现象为最真实者;

2、这些其实现象是可直接理解和领会,现象学来形容为“自身被给予的”或“明见的”;

3、最能表现变易、现象的非本质主义、非基础主义的绵延特点,是一种原发时间,即过去、现在、未来三维差异互补、合为一气的时间感知;

4、这种感知、知觉和理解,是就运动而理解运动,就现象而理解现象;

5、以这种知觉和理解为源头的哲学,和优秀的艺术一样,都能扩大知觉变易的能力;

6、传统西方哲学中很多重大的哲学问题,都可通过新的特征得到解决,甚至无需再提出来;

7、这种变易哲理,与《周易》的“变易、不易、简易”的“三易”耦合,且相当接近。

以上所述,可见当代西方哲学前沿的大方向,已悄然转向中国古代哲理的某些特点;中西印哲学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可以进行有效对话;如叔本华之于奥义书及佛教,梭罗之于印度及中国古代智慧,柏格森之于《周易》,海德格尔之于道家,德里达之于中国文字。

因有哲学,人类才得以在困惑而着迷的边缘视野里思考,领悟终极实在、真知、美感和人生哲学;可见哲学的“无用之用”,令人欲罢不能。

而哲学之美,或是梭罗眼中清晨的降临、涤荡思想污垢的湖水,亦或是我们跨越人生沟壑的不竭动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