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运营应该是每一个To C产品最看重的部分,因为它是产品与用户之间有效的黏着剂。但又由于其繁琐而厚重,很多人不知道从哪着手。因此,小喵会从内容运营的概念入手,从六个步骤教你如何构建APP内容运营框架,让你不再迷茫啦~
内容运营的整体概念,你Get了吗?
内容运营应确保提供的内容能够被用户消费,能够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黏着并促进用户的转化。直白一点说,就是不要自嗨,要确保你的内容是符合用户口味的,其次不要漫无目的,内容运营的最终目的是要能使用户留存、活跃。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转化。
而完善而有效的内容运营框架都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清晰的内容序列;二是无处不在的内容;三是以内容传递价值。(可以用这三句话来验证自己的成果哦~)
那么接下来,我就会用五个步骤说明如何搭建一个完整的框架啦~
Step1:构建框架
一、内容消费者定位
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受众喜欢什么和可能喜欢什么,他们才可能喜欢上你的产品。
内容消费者定位包括了产品定位和受众定位。产品定位不用多说,产品经理已经给定好了,例如“得到”的产品定位就是提供给用户一个碎片化的终身学习平台。
而受众定位则需要四个步骤才能完成,第一步:制定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指的是用户的客观属性,与用户分层和用户分群是不一样的概念。在制定用户画像上,To B产品和To C产品是不相同的,钉钉和微信的用户画像自然不同。
To C 产品在用户本身的特征上,会从用户的性别、年龄、工种、收入、区域、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进行划分;在用户的行为上,会从注册时间、留存率、使用频率、有无分享、付费金额等进行划分;
而To B产品呢,会从行业、规模、开业时间、产品线、实体店还包括地段、人流量、坪效等等进行划分。To B产品的运营和To C 有些差别,而且目前来说,都没有很完善的理论体系,之后我会留出一篇专门来聊聊To B产品的运营。
受众定位第二步:挖掘这些用户常遇见的问题。这也就是用户的需求。用户在某方面的核心需求就只有一个,但是会根据场景细分成很多个小需求。例如,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就是核心需求,但会分为读什么(选择决策)、购书、书评(分享)等细分需求。
受众定位第三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场景。在内容运营上,解决问题的场景就涉及到选择什么内容、选择在什么时间推送、在什么事件过后推送等。例如“得到”的推送时间一般都是在午间或者晚上等上班族休息的时间。
受众定位第四步:找到用户群体的特色。主要为用户的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这个决定了你的内容所采用的风格和排版等。例如商业资讯APP好奇心日报采用的语言风格就较为简练和有趣。
二、内容来源确认
确定了内容消费者定位,你即可以确定你的运营目标,从而开始了运营策略。内容无非来自内部和外部,包括了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内部渠道又包含了自产生、UGC和PGC。
三、内容标准确立
在简书里,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可以点赞、评论,甚至关注作者、打赏。这是最直接的评价准则和激励机制。你还可以进行投稿至专题,如写得好入选,可以得到更高的曝光,如不符合标准,则会被拒绝。
这就是你需要确立的内容标准,包括评价准则和激励机制。其实简书还不算典型,知乎更为典型,除了激励还有惩罚,“评价里的毫无帮助和反对”。不过,私以为这需要平台已经够成熟,用户已经够稳定才可以使用。
四、内容呈现方式
内容呈现方式其实就是推送和推荐机制。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新消息提醒,关于APP的消息推送其实也是需要技巧的,之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来介绍这个。
其次就是运营干预,以得到为例,通过运营人员对优质内容的整理,放至“主编推荐”、Banner位和通告栏进行内容展示。
再者就是我们在文首说的无处不在的内容联动。得到在双休日增加了“罗胖精选”栏目,从其他各个订阅专栏中精选出一篇内容,由罗振宇加上引导语,再照搬原文,作用就是为其他专栏导流。包括Banner位的“接招”活动也是相同的作用。
最后一步就是技术干预。技术干预说的就是算法推荐,根据用户喜欢什么就推什么已经不够了!“你不知道,但我们猜你喜欢”,以拓宽“宽度”而非“深度”为导向,也增大了用户消费不同内容的可能性,将不同领域内容进一步盘活。
Step2:内容初始化
内容初始化一般都需要由运营人员自产生,这样才可以确定产品的调性,同样如社交APP起步时,也需要运营人员通过大量的小号来构建社区的基调。
就像“知乎”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采用了邀请机制,邀请了李开复、和菜头等KOL来背书、产生内容,2011年一个邀请码,在淘宝上甚至能炒到百元。这就奠定了知乎的基调和价值向。
好啦!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我想去追剧惹==),剩下的等更咯!
一只运营喵,源于运营微信公众号,陷于校园产品运营。刚入坑互联网运营坑,这里还没有完善的运营理论体系,我们都在路上。希望能与大家分享我关于互联网运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