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书名所示,《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指导我们高效阅读的书籍。作者指出阅读是一种能力,读者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称为“理解力”。阅读越主动,读书的效果就越好。阅读层次越深,对读者的主动性要求就越高。
阅读分为四层境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包含的。首先,阅读的第一层境界叫做“基础阅读”,即能认识字,知道作者每一句话的意思。第二层境界“检视阅读”的特点在于强调时间,也就是说“用最少的时间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
第三层境界称为“分析阅读”,重点在于如何把一本书吃透,但是作者也指出不是所有是书都值得去精读。阅读的第四层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叫做“主题式阅读”,就是同时阅读某个主题的多本书。
其中,检视阅读我认为是我们普通人可以达到,而且运用最广泛的一重境界。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实际操作,简书一哥彭小六把检视阅读的读书方法,演绎成30分钟快速阅读法。第一步,找出读这本书的目的,即通过浏览书的封面、目录、标题、结构、作者意图来发现这本书的主旨,进而决定是否继续读下去,这一过程只需5分钟。
第二步,寻找关键词,即带着本书关键词快速阅读全书。找出关键词,并用荧光笔标注。比如如何提高沟通技巧之类的书,那么关键词就是“沟通技巧”。迅速翻完全书,把这几个字标注出来。
第三步,跳读。像鸟一样从高处俯瞰全书,碰到关键词的地方再细看。如果你时间不够,可以只看其中几个点。
当然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实用型书籍的阅读。重点是不能停,一气呵成。
与此同时,书中根据不同的书籍类型提出了大量阅读规则。经典名著:快速并且全心全意地读;戏剧:运用更多想象力,要假装看出演出的实景,最好一口气读完;抒情诗:先一口气读完,再重读一遍,并且大声读出来。
历史书:抱着怀疑的态度,带着问题主动地阅读;科学与数学书:明白一些基本的术语和符号,更主动,最好做笔记;哲学书:积极主动地思考,像哲学家一样论证你的观点;社会科学:主动地阅读,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同意或疑问。
此外,作者提出的读书态度更值得我们深思。主动地带着问题去看书,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作者的特殊观点是什么,这本书是否有道理,它和你有什么关系。碰到难点坚持读下去,把重点放在自己能读懂的地方。实用型书籍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实际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读完这本书的摘要,我想起之前读过两次《百年孤独》,均以失败告终。书籍开篇晦涩难懂,没能坚持下去,被奉为百年经典的著作于我失之交臂。如果笔者坚持书中的原则坚持读下去,把重点放在自己能读懂的地方,跳过读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的内容或许可以豁然开朗,解决前面的疑问。
书中提及的方法十分实用,日后,我要运用检视阅读的具体方法,从繁杂的书目中选取好书,快速完成阅读,提高工作生活效率,增加知识储备。还要阅读以前自己从来不去啃的经典名著,或者对我来说有难度的书,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当然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目前对我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我会在今后的阅读生涯中,不断地去练习运用,以期早日理解,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