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一年,我写了20万字。与很多大咖不同,他们写了不到10万字,可能就写出10万+的文章了,拥有了一批粉丝。
而我呢,写着写着就瓶颈了。就如现在,坚持每周四更,可写出来的东西自己不太满意。一发出去,反响不大,宝宝也不开心。
一停笔吧,就觉得思考的时间少了,而且三天不写手生,心里也难受。正所谓白头搔欲短,浑欲不胜簪。愁啊!
以前一卡壳,我就拼命去读«古文观止»,读读«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这些经历过岁月洗涤的名篇,浮躁的心能沉静不少。
所以,我做的第一件事是阅读。因为我笃信书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拿了两本«奇迹»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废寝忘食地读完。于心不足,又把«明朝那些事儿»翻出来重读。
读书让我的心不再躁动,可光读还不够,写育儿类的书籍不走心的问题还在。我不满意,也没打动读者,更不能让他们爱上我。
坚持写作,只说明了我能坚持,能不能写好,是另一个大命题。虽然人生大部分成就在于再坚持一下,但及时突破,找到使命感也是很重要的。
我做的第二件事是报了两个班,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是2017年梦寐以求的剽悍读书营,因为猫叔说加入牛逼的社群,是成功者的标配,我心潮澎湃地去了。
以前被猫叔打赏,我激动不已,后来才知道他一年到头打赏。现在入群,我每天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激动。因为我每年写200多篇稿子,觉得可以说是很努力了。可抬头一看,汤小小一年1400多篇的纸媒发表量。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早上6:08起床,不算晚了。可群里第一个朋友,不到5点就开始说早安。正所谓生前何须多睡,死后自会长眠 。以后我也要做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虽然有人说,"为什么报了那么多班,我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可链接到一群人就是进入新的磁场。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
盲目报班收获甚微,我觉得报对了班也要靠自己努力。君不见李笑来老师的社群人数众多,可剽悍一只猫就一个。简书第一批签约作者那么多,现在很活跃的也寥寥可数。
因为优秀的人,不仅仅满足于报班学习,还会践行。空杯心态,从零学起。读书营的氛围充满正能量,我要吸收的太多太多。
我报的第二个班是怀左同学第三期训练营,因为我要提升专业水平。相识一年多,他发展得越来越好。
初见时,他指点迷津侃侃而谈,会餐时会为女友贴心添菜。研究生还没毕业,他已经做好了打算:"我们一毕业就回老家发展,边做边看。"灯光明亮,照出他一脸的笃定。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
他在象牙塔里坐得了冷板凳,踏踏实实地写了几年,写进了山西作协。更让我服气的是,他从一个二本院校考上了重点本科的研究生,堪称人生逆袭,我当年就未曾做到。
大部分人都在仰望星空,而他却脚踏实地。我们的大学谈资是有过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而他事业爱情双丰收。别人看得到他的风光,我还看得到他的努力:上课期间讲1个多小时,修改作业还会不厌其烦地看呀,讲呀。
有时候,我觉得他的嗓子都要受不了了,但他还在坚持。他还持续不断地写出优质文章,被推送到大号上。他的理念我也很赞同:"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该有的都会有的。"
是啊,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穷小子朱元璋就是这么霸气地开创帝国大业的,从淮右布衣到万人之上,靠的就是这股狠劲。
所以,我没顾上这已是最后一课,因为可以回听,也没管直播正是哄睡时间,反正我要听课,就这么闯了进来。
拿金钱买时间,买经验,让我避开了不少弯路。比如投稿赚稿费,怀左同学说文章质量一高,大号追着你跑。质量不行,投了也如石沉大海。
就这一点,节省了我多少心力。与怀左同学一样,不服输的我也曾投过大号,结果音讯全无。听了他的分享,我领悟到咱不如一心打造质量,才是王道。
他还说,要把握写作节奏,没灵感的时候调整自己,不用蛮力。修改就是二次创作,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是也。
第三件事是深入思考批量模仿。我觉得出精品比数量多更重要。为了及时止损,我思考更深入,坚持写作但不再把每周四更作为目标。每周分析解剖两篇范文,并模仿结构写作。再对照范文找差距,并及时复盘。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我的迷惘因思考不足,学习程度不够,因此逐步改进。
第四件事是反复修改。通过听课,萃取精华,将修改作品的方法吸收,运用到每一篇文章。
以前,我写完基本没留时间修改,所谓文不加点。现在哪怕文章未完成,我也不急于求成。先完成,再完美。
做完这四件事,我感觉真好。那种瓶颈期的苦闷和压抑如晨雾慢慢消散,目标明确的行动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
当我写不好文章的时候,我在做什么?我在反思,在学习,在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亲爱的,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