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多·舍费尔是德国顶级理财大师,被誉为“欧洲巴菲特”。
不过这些头衔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大师,在26岁的时候曾深陷财务危机。凭着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正确的投资理念,舍费尔才解决财务问题,几年以后,他已经成为月薪数十万欧元的人,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我们究竟可以从这个财务问题曾经比绝大多数人都严峻的“理财大师”身上学到什么?答案都在《财务自由之路》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人并不是以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为主业,依然取得不错的成就。但无可否认的,若一个人做的是自己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的、甚至是厌恶的工作,别说取得成就,很可能做不了多久就不得不转行了。若依然留在这样的一份工作上得过且过,也不大可能做到很出色。所以,在选择我们的工作时,即便不是最最有兴趣的那一件,至少得是喜欢的其中之一。
规划是关键
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规划一场旅行总是兴致勃勃,做足功课;可是回归到自己的人生,却毫无计划,茫然地过着日子。
舍费尔说:“这世上只有两种可能性:不是你自己规划你的生活,就是别人来规划你的生活。”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梦想、目标、价值观和策略这四个支柱统一起来,去展开自己的工作,追求想要的生活。
放弃现在是为了成就未来
书中提到一个选择题:
A. 在6个月内获得5万欧元(约37.5万人民币)
B. 在7年之内获得100万欧元(约750万人民币)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一种呢?或者说,你愿意以短期内的6万欧元为代价,而去获得7年后的100万欧元吗?这里问的,不仅是赢得目标的决心,还有为了长远可以放弃眼前利益的眼光。
“截流”才能开源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财富管理是有钱人才做的事。其实很多时候,财富越是有限越是需要管理。
收入较少的人,越发应该累积自己的“鹅”,鹅才能生出蛋,也就是我们在投资中的“利息”。简单来说,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前,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支出,累积本金。本金累积下来,不仅仅是储蓄,还要运用投资工具帮我们实现财富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产生的利息可以部分的用于奖励自己,鼓励自己保持良好的储蓄习惯,创造更多的被动收入。如此良性循环。
如果一定要量化的话,每个人至少应该存下每月固定收入的10%,放入中长线的投资里面。相信我,也相信舍费尔,这10%的收入几乎不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而如果收入本身就可观,存下50-70%都很正常。而针对每年的年终奖或者其他额外的收入,至少要存下其中的50%,剩下的50%可以用于奖励自己。
使一个人变得富有的并不是他的收入,而是他的储蓄。(很简单,一个年薪100万花掉99万的人,还不如一个年薪20万却能存下10万的人来得富有。)
《财务自由之路》还有很多其他简单却重要的“富有真理”,请花一周的时间,好好阅读它。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思考结合行动的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