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歌星陈美龄,培养了三个被斯坦福大学录取的儿子。她在文章里列举了培养成功孩子的十个方面,分别是:
1. 拥有梦想
2. 能自我肯定
3. 内心从容
4. 能发展自我才能
5. 懂得忘我
6. 有感恩的心
7. 不被金钱控制
8. 有勇气出头
9. 不惧怕失败
10. 选择最难走的路
她提到的这十点我都很认同,也很佩服她在教育问题上的眼光和格局。下面谈谈我个人对这十点的理解:
能自我肯定,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基石。作为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鼓励,好好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有了自我认可,孩子才能进一步自我了解,才能去发展自我才能,也会有比较高的成就动机,也就是拥有梦想。
懂得忘我,有感恩的心,是帮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认知到自我在广阔世界中的位置,理顺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胸怀宽广。自我认可,同时又摆脱了狭隘的自我,才能内心从容。同样的,看的高,看的全面,能摆正金钱的位置,才不会被金钱控制。
把和自我的关系、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好的孩子,应该会是平和的、友善的、积极的、勇敢的、坚忍的。他们会有勇气出头,他们也会有比较高的逆商,梦想能激励他们不惧怕失败,迎难而上,去选择最难走的路。
我觉得她和我的理念基本一致,成长终究是个人的事,父母其实并不能代劳。除了幼儿时期能扶着他们一步步学走路,在孩子之后的成长路上,父母只能扮演引路人和啦啦队的角色,陪伴、鼓励,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方向性的引导。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孤独的旅程,父母要信任孩子,给孩子空间。如果事无巨细都靠父母手把手教,父母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岂不就成了孩子发展的天花板。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最近我刚参加过小学面向幼儿园大班家长进行的幼升小讲座,小学的老师在谈到幼升小准备这个话题时,首先说的也是,请家长信任你们的孩子。孩子们即将踏上漫长的自我成长之旅,请家长们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因为孩子们天然都有求知欲和自我发展的本能。
现在家长们普遍对教育是非常关切和投入的,原本是好事,但是经常把社会转型期的焦虑情绪也带进了家庭教育环节,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盲目攀比替代了对自家孩子真正的理解和鼓励。代价是孩子也焦虑,迷失自我,输不起,这是非常可惜的。
然而那些“鸡血”的父母有一套很自洽的逻辑,谈起来往往是:不进好幼儿园,就进不了好小学;不进好小学就进不了好初中;进不了好初中别想考上好高中,50%初中毕业生要进三校啊;不进好高中,根本进不了好大学。一般推论到此为止。言下之意上名牌大学是人生标配不证自明。
首先,运用常识和基本概率知识就应该明白,这仅是一条窄路。世界广阔,大多数人并没走过这条路也活的挺好,不理解各位深爱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一定要代替孩子做这个选择。再者,依然从概率出发,总有50%的孩子要被淘汰到三校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孩子才智禀赋是在后50%,又何必勉强让他走上他不适合的路,投入产出比很可能不值得;如果自己孩子在前50%,那就更不必了,三校又和你无关,何必让孩子时时笼罩在“狼来了”的虚假紧张气氛里。
我知道,这部分家长的逻辑是,别人家长都在努力,别人跑到前面去了,我的孩子就落后了,就要变成进三校的后50%了,要拼的不是自己孩子越来越好,只要好过别人家孩子就行。回到最早说到的,成长本质上是自我驱动的、内化的过程。这么想的父母,太高估自己的作用了。而且“比别人强”,尤其是仅在学业方面比别人强,如何就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保证了呢。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估计也很难内心从容和不惧失败吧。
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父母替孩子做出这样的判断和选择,带着年幼的孩子投入无止境的补习事业中,认为是在投资孩子的未来,其实无形中损失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孩子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上补习班、做功课,挤占的是孩子户外活动、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自己玩耍的时间,损失的是孩子强健体魄、发展沟通、合作、竞争、谈判、领导力、创造力等等大家公认有价值的软技能的宝贵机会。在我看来,掌握鸡兔同笼问题有几种解法,和掌握“茴”字有几种写法,又有多大区别呢?
再补充一下,我并不是不认同家长们为孩子争取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努力。我自己也会毫不犹豫地争取。我是不认可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要以牺牲孩子真正的个体发展作为代价。我们明知道这是不对的,却说都是不得已,其实只是家长自己选择容易做法的借口。这些家长往往还有一种常用说法,时代不同了,现在和我们那会不一样了。他们指的是,现在不像我们小时候,家长都不管,孩子学习都靠自己了。是,我也觉得确实如此,可还有更重要的现实也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乃至以后,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同了,千篇一律的标准化螺丝钉价值不高了。家长们是一方面认识到变化,一方面却用老方法试图应对新情况。
《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样的读物,虽然名字听上去也挺浅薄和焦虑的,但内容的确很好,让家长看到一些更有格局的教育观点,提醒家长不要迷失在无意义的焦虑之中。感谢幼儿园和教委,在培养祖国花朵的同时,也不忘培养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