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权
本篇从哲学的高度,提出君权至上的主张。作者不论述了君主用一之道的原则和方法:
- 基本原则:要虚静无为,掌握形名之术,控制刑德权柄
- 方法:神秘莫测,坚决打击朋党势力,摧毁臣下结盟的可能,消除威胁君主至高无上权威的力量,保持君主独尊的地位。
权谋不要表现出来,它的本色是自然无为的。事情要由四方的臣去做,而国家的权力却在中央君主手里。
事物都有它适宜的用处,才能都有它施展的地方,各自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所以君主可能无为而治。
圣人的治理原则,就是去掉个人的智巧;个人的智巧不去掉,就难以把这个原则作为治国的常规。一般人任用智巧,自身就会多遭祸殃;君主如果使用智巧,他的国家就会危殆灭亡。
君主要去掉爱憎的表现,使内心虚空成为容纳道的住所。君主不和臣下共同拥有权力,臣下就会尊敬君主;君主不和臣下讨论事情,让臣下单独去做事情。
君主如果失去了神秘莫测之术,奸臣就会紧随其后。
一定要像砍伐丛生的杂草一样车斩除朋党。
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贵。太子之外,公子不能太盛。对于群臣要及时削减大的,扶持小的,并经常修剪,不让其太大。
孤愤
通晓法术的人,一定有远见而明察秋毫,不明察秋毫,就不能洞察隐私;能推行法治的人,一定是坚定果断而刚劲正直,不刚劲正直,就不能纠察和惩治奸邪。
法术之士的五种不利情势
- 与君主疏远的关系
- 新旅客的身份
- 与君主心意相违的行为
- 仅凭一张嘴
- 轻微低贱的地位
说难
是指游说、说服或进说君主的困难。
文章分析了老师说君主过程中会遭到种种困难和危险,认为进说根本的困难在于难以弄清君主的真实心理,从而以适当的话去适应它;如果不根据君主的心理与要求进言,则会存在种种危险。接着文章还阐述了进说的具体原则和方法。要“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
要取得进说成功,一定要迎合君主的心理,获得君主的信任,甚至不惜卑躬屈节,使用种种诡诈的手段。
进言君主时,要知道并了解他的心理,不然会背道而驰。
大凡进说的要领,在于懂得美化进说的对象自以为得意的事情而掩盖他认为羞耻的事情。
- 君主有隐密的急切要求,进说者一定要指明这是合乎公义的而勉励他去做。
- 君主心中有卑下的念头,然而又不能克制,进说者就要趁机为这种念头美化而抱怨他不去实现。
- 君主的心中有过高的期望,而实际上达不到,进说者就要举出这种期望的缺点而揭示它的坏处,称赞他不去这样做。
- 如果君主想炫耀自己的智能,进说者就应给他举出不同情形下的同类事情,多为他提供依据,使他能借助于我的主张,而进说者自己则假装不知以帮助他自逞才智。
如果想要进献与人相安之言,就一定要用美好的名义来阐明,而又暗示它合乎君主的私利。
如果想要陈说有危害的事情,那就要表明这样做会带来毁谤,而又暗示它对君主也有害处。
进说者要称赞与君主行为相同的另一个人,要筹划与君主思路相同的另一件事。
有与君主行为同样卑污的人,进说者一定要大力粉饰这样的人没有害处;
有与君主同样遭受失败的人,进说者一定要明白帮他掩饰表明他没有过错。
- 君主自己夸耀他的力量,那就不要用难办的事来压抑他;
- 君主自己认为他的决断果敢,那就不要用他的过触怒他;
- 君主自以为他的计谋明智,那就不要用失败去困窘他。
进说的成功
进说的内容对君主没有违逆,言辞与君主的心意没有抵触,这样以后就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智和口才了。由这种方式所得到的,是君主对进说者亲近不疑而进说者能够畅所欲言。伊尹曾做厨师,百里奚做奴隶,都是为了求得君主的重用。这两个人,都是圣人,然而还不得不身为贱役以便求得任用,他们是如此之卑下啊!现在如果因为我的话能被采用而做厨师和奴隶,可以被听从采用就能拯救天下,智能之士并不认为耻辱。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而君主的恩泽已经深厚,进说者深远的计谋不会被怀疑,争论是非而不会加罪,就可以明白地分析利害得失来建立功业,直截了当地指出是非来端正君主的言行,能用这样的方式互相对待。这就是进说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