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 非首发,陈哥感言公众号首发,文责自负。
湛蓝色天空中,云朵格外洁白,当云朵挡住阳光,云的影子投射在绿色山坡上时,山坡上被云遮挡阳光的绿色山坡变成了深绿色,云朵的形状此刻也具现化了。
在工厂现场忙碌完后,便急忙赶往温岭车站,准备回宁波。而在去温岭站的路上,按照之前的习惯和经历,台州往来宁波的车次非常多和便捷,就打算到站后再购票。只是,当我顶着烈日赶到温岭站,打开12306想购买车票时,却发现最早的班次都在两个小时后,而且还是无票需要候补的状态,我这才想起,今天是周末,坐高铁的人很多。
没有多想,候补了两个小时后的车次,心中计划着,最多在车站等会,今天总能回到宁波。但很快,脑海中又浮现一个念头,既然温岭站车票不多,其它车站会不会有早点的车次。于是,再次打开12306,搜索车票信息,看到台州西到宁波的车次有票,再搜索百度地图,温岭站到台州西大概打车30分钟的路程。衡量再三,退了候补车票,打了滴滴,然后想着还是去台州西站坐车。
一切都很顺利,滴滴司机很快响应了我的订单,态度也非常热情,知道我要去台州西赶车,电门(非油车)几乎踩到底,一路风驰电掣的飞奔着。在去台州西的路上,我买好了台州西到宁波的车票,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司机大哥很健谈,我上车后也和他相谈甚欢。这也是我的一个习惯,打车时,喜欢和司机师傅聊天,因为这就像是你在了解另外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这对于我创作小说时,有很大的帮助。要让你小说中的人物“活”过来,变得形象具体和鲜活,就需要去观察身边的人,并和对方交谈,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你观察到的人代入到小说中去,你就会发现小说中出现的,就是活生生的人物。这也是规避写作时将所有人物都代入到自己的动作和语言的最好方式。
去台州西的行程已经走完三分之二,司机大哥也和我更加熟稔了,得知我是因为没买到温岭车站的车票打车去台州西站时,他开玩笑的说:“兄弟, 要是这两个站有地铁,你就方便了,不用打车也可以。”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我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温岭站到台州西站,会不会有高铁可以直达,温岭站到宁波站,好像要经过台州西。”我没有接话司机大哥,连忙掏出手机,打开12306搜索后发现,温岭站到台州西果然有高铁可以直达,时间11分钟,车票只要9元。
我哑然失笑,被自己的愚蠢行为搞得哭笑不得。司机大哥看出了我的异常,以为我晕车,关心的问我情况。我苦笑着和司机大哥说了情况,司机大哥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冲淡了我心中的抑郁。他安慰我说:“兄弟,没事,你换个角度想想,你还是能回到宁波,一路和你聊天也很愉快。你并没有什么损失。”
对啊,细想之下,我似乎损失的是打车费和时间成本,却收获了人物素材资料的收集。也学习到了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反而是好事。
现在的我,坐在高铁上,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写下这些文字。这次的事情是惯性思维让我总会优先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式来处理身边的事情。这样处理事情方式的效率或者说即时反应很快,但是,却会错过了最优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大脑懒惰的一种表现,不愿意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找到一种看似合理的解决方案后,就不会再考虑其它方案。
写下这篇文章,一个是提醒自己,另外一个,也对于司机大哥的话很受用。人生有太多的事情会让我们做完后发现错了,但,这个并不重要,你的选择虽不是最优选择,或许,你的收获反而会更多,这个可能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