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里无什么事儿?也许是因为自己并没有去思考什么事儿。
时间的钟摆已经到了深夜了,然而这个时候依然还是有许多的人并未入睡。随着社会的发展,似乎整个社会的人入睡的时间也越来越晚,睡觉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以前的人睡8个小时是很平常的,现在的人睡8个小时变得越来越难。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他们睡的也越来越少。
有些人是因为某些客观的事情,他们不得不睡的比较晚,而某些人则是因为单纯的熬夜习惯让自己睡的很晚。那些熬夜的人愿意改掉自己的熬夜坏习惯吗?绝大部分人都不是那么愿意,在他们看来,熬夜并没有怎么影响他们的生活,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在这样一个基础前提下,你会发现想让他们改变自己的熬夜习惯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主体的他们并没有改善的意愿,相反还乐在其中。
人的行为受两种因素的控制,一种是自我的内在驱动力,一种外界的压力。自我的内在驱动力往往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关键因素。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现在的每个人几乎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在这些压力当中,有一种压力叫做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非常显性而且直接关联你物质收入的一种压力,从这个层面来讲,所有人面对这种压力都只能是硬着头皮上。
绝大部分情况的确是那样,大部分人都会咬着牙也会去承担压力。然而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厌烦了这种压力的时候,他很可能做出的举动就是逃避。这种逃避在他们的内心看来是一种些许的解脱,因为至少不需要每天都那么高压满满。然而看似解脱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埋藏着巨大的危机。因为当你逃避的那一刻起,你也在无形之中宣告自己自动放弃那些更高的位置。过程变得容易一些的时候,结果往往是让人感到难受的。
而人的睡眠行为习惯能否有效的改变也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如果他本身的内在驱动力并不是很强,仅仅依靠外界的某些压力,那他也还是有可能采取与工作中相同的套路——逃避。逃避所产生的行为是睡觉时间再也不会显得固定,熬夜变成了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一旦如此的话,那么对于身体的过度消耗也就由此开始。
头脑里面迷迷糊糊的,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东西。看来我现在的确已经很困了,需要赶紧去睡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在想着自己这样的文字续写可能是需要进行一些改版。毕竟现在这样写下去产生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不多,而且让人会感觉到很疲劳。此后的所出现的东西需要更进一步的展现出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就是一些乱七八糟毫无关系的文字词语,但那样至少可以让自己对一些东西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度思考。
如果执着于某些形式上的东西,这不是偏执,而是一种无价值的固执。
岁月的痕迹
201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