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追疯少女
前不久关注了一个迅速蹿红的微信大号,从中受益良多,干货和鸡汤齐飞,风格卖萌兼自黑,简直喜欢得不要不要的。可没过多久,就觉得这碗鸡汤油太大了,有点难以下咽。
作者下药太猛,每天都全方位360度无死角高喊努力的旗号,恨不能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全部时间用来赚钱,为了自己和孩子过不一样的物质生活。看得我心好累,自觉压力好大,让人喘不过气,于是取关了。
忘了是什么时候看过的新闻报道,说中国人的脑结构决定了我们是享受型民族,欧美人的脑结构决定他们是思考型和奋斗型。呜呼哀哉,外国人好惨!
也忘了是什么时候看到的一个老掉牙笑话,说日本人是全亚洲最能加班的民族,一个日本人来中国工作,大言不惭地跟老板说,我是加班狂魔,你们都等着看我的表现。没过一个月,日本人从中国企业离职,并眼含热泪地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高呼,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我身边大部分的80后都没上述两种极端现象,他们都是一边享受一边奋斗。我觉得这是非常健康的生活状态。其实欧美国家由于体制健全,比我们的享受欲更强烈。
我认识好几位广告业和出版业的翘楚,他们年薪虽不是业内拔尖,可比普通人要高出许多。他们每工作两到三年,就要出去旅行一段时间,如果公司认可,那就请假。不认可,那就辞职。不管多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都不能撼动他们说走就走的决心。经济条件是关键因素,他们几乎全是中产阶级或者接近中产阶级。
再讲一位旅途中认识的驴友大姐。我家住在北方的一个小城市中,从北京回去,只有几趟直达绿皮车,是那种非常古老的绿皮车。时速每小时五十公里,在咣当咣当声中,窗外的树影都随时间慢了下来。驴友大姐来自上海,做年薪三十万的不坐班律师,平时工作非常忙,跟老板约定好每年都要有一个月自己的时间,不接案子不接受工作上的打扰甚至不接老板的电话,就是这样如此屌的大姐,坐在这趟破旧不堪的列车上。
火车上的人都非常羡慕大姐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大姐只花费一万元走完了美国的某一个城市,是真正的背包客。和驴友们一起借住陌生人家里,骑自行车环岛,搭帐篷过夜,买食材做饭。大姐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走遍了世界上的许多角落。
大姐说在日本环岛的时候,如果你愿意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你可以用一万块行走好几个月。她已经完全脱离物质的绑架,大部分积蓄留给父母,孩子和自己真正需要的时候。拿出少量的钱去满足人生的意义。但就在前几天,我看到朋友圈有朋友圣诞节去日本玩了七天,花费了五万。结果哪里都没有走到,只是在东京不停地消费。化妆品、衣服、首饰,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们会褪去颜色,燃起你更新换代的愿望。但如果真的是用心去采集美景,回忆是永不会褪色的。
换句话说,你穿巴宝莉的时候,心灵上的满足能持续多久呢?新款很快就会上市的。但如果你在身强体壮的年纪,跟老公来一次充满甜蜜回忆的旅行,这种满足感将会席卷你的一生。
还有一位大学舍友,就是一个普通人,经济条件离中产还有一段较为遥远的距离。
上大学的时候,她就常常满足自己的现状。从不乱花钱,衣柜里的品牌衣服甚至都是爸爸给买的。哪怕兜里装着五千块,也吃食堂的饭菜。年轻女孩像她这样的太少见了,化妆品也用得非常节俭,眼影一定是用到盒子底部全都露出来再换。
但她从没羡慕过别人。她喜欢看意识流文章,喜欢上烘焙班,喜欢每周末参加圈子里的游泳比赛,生活被她安排得仅仅有条,她非常快乐。
毕业结婚后,工作认真努力,下班后用心照顾老公和孩子。每周末都会带孩子去上亲子课程,注重孩子的心灵和兴趣培养,而不是钢琴和英语课程。看她的朋友圈,让我总是能联想到“幸福”二字。
人的状态和幸福感都是靠自我调节的。你周围的环境和人会给你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和诱惑我们可能无力抵抗,但是你周围的环境和人,完全是能靠你自己选择的。
你需要调整的是自己的状态和喜好,而不是周围人的态度。
我们一定要有努力生活的态度,但不用做物质的奴隶。有的人选择把自己逼得那么紧,无非就是因为周围人、事、物。或者你真的有很糟的际遇和生活的压迫,那可能真的要逼自己一下。
为父母买一份保险,为孩子择一所能健康发展适应他身份的学校,为爱人准备一桌他最喜欢的晚餐,还有什么是你必须要做的呢?
明明累了,却停不下脚步,靠惯性前行;明明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却还逼着自己日复一日重复之前的状态。干吗跟自己较劲呢?
对于生活,我们一定要认真努力;对于自己,我们也一定要找到最幸福的状态;对于人生,我们一定要学会释放,不被绑架,不被干扰,用心做自己。